第114章(第4/5页)

-

已是六月初,天热得厉害,顾瑾城和兄妹几个早早在城门口等着他们。

一见到他们的马车,蜚蜚和阿柔便激动地跑了过去,特意上了爹娘的马车,叽叽喳喳的,百灵鸟一样说个不停。

阿爹知道她们母女有体己话要说,与两个女儿玩笑几句,就把马车让给了她们母女三人,自己下去骑马,并同两个儿子说话。

一家人去往东市的江家。

顾瑾城已经提前搬回了长虹街新买的大宅子,毕竟他和蜚蜚还没有定下来,不好直接搬过去,若定了下来,没完婚之前更加要避嫌,便暂时只让二哥和三哥过去住,腾出来两间院子。

他们三个年纪相仿,又尚未婚配,有说不完的话,三人白天在江家吃饭,夜间便回顾府。

二哥连书都没有搬过去多少。秋闱将近,他该看的书也差不多了,眼下最需要的是在多多京都露脸,与朝中人走动。因此,住在顾府反而更加方便。

一路上,母女三人说了些体己话。

姐妹俩先前的经历,顾瑾城在信中简单提了几句,柏秋难免担心,问了许多问题,确定九皇子没有为难阿柔,这才放心。

“我们没什么的,倒霉的是其他人。”蜚蜚小声说道,“大周氏被外公给关起来了。”

此事,顾瑾城倒是没有说,柏秋面露担忧:“这是怎么一回事?”

没等蜚蜚回答,她也想起周家那几个子侄的事儿:“周家那几个子侄也遭了难,听说周大和周二判了几十年的牢狱,剩下那几个也因为恶意圈地,还闹出了人命,判了流放,还是赵大人亲自给做的批文。”

有这事儿?

蜚蜚和姐姐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瞧出来不可思议,她们原先并不知情,眼下听了,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毕竟那几个胖子来镖局闹事的景象仿佛就在昨天,眼下却得知他们连命都要没了。

“除了周家的老三还是老几,剩下的都不在京都了。”柏秋感慨道,“这才多长时间?偌大的周家,说败就败了。可见平日还是要行善积德,莫要做坏事。”

周家本就是虚假繁荣,大厦将倾,再加上为非作歹,作茧自缚是迟早的事情。

这件事给了姐妹俩许多启发,也认同阿娘所说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那周氏是怎么了?”阿娘忍不住问。

上回在沬州,大周氏也给她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她一直觉得大周氏瞧她的眼神很奇怪,加上小周氏侵吞她们见面礼的事情,阿娘总觉得其中有大周氏的参与。

以前小周氏不还说,小时候经常当着大周氏的面欺负她的吗?

以前她有这么怂?柏秋觉得不可思议。

在自己家里,还能让别人欺负了去,想想都不正常,莫非,正因如此,太傅对她才这样愧疚的吗?

若是出于这个原因,那她现在也不想原谅太傅。

自己女儿被续弦给欺负了,难道看不出来?阿娘心里总是有个芥蒂,不弄清楚,她恐怕没有办法像正常的女儿那样去孝敬太傅。

毕竟缺失了二十年,她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自己的感受,但她从心底里,有点介意太傅二十多年都没有找过她这件事。

她是向往也在乎亲情的,但说到底,还是有点担心。

蜚蜚看了阿娘一眼,欲言又止的。

因为她隐约知道大周氏对阿娘做了很不好的事情,可究竟是什么,她又不知道,所以当着阿娘和姐姐的面儿,也不好直接说。

“我其实有点怀疑。”阿柔说道,“她之前派人刺杀我和妹妹,此事暴露了。可她毕竟是太傅府的大夫人,依外公的个性,再生气也不至于把她关起来——我猜,她应该还做了别的。”

蜚蜚顿时睁大了眼睛,赞赏地望着姐姐。不愧是姐姐,真的好聪明,一猜就中!

“她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情?”柏秋不可置信地问,“她因何如此?”

阿柔说道:“那些受雇于她的难民说,是想毁了咱们的清白,好让太傅离咱们远些,莫要碍她的事。”

“竟如此歹毒?”柏秋惊呼出声,“这还不至于关起来?要是我在场,怕是要宰了她!”

阿娘还是这么威武。姐妹俩一笑,一边一个搂着阿娘,撒娇说想她。

柏秋也想她们,但更多的是愤怒。

——他们江家在京都已经安置了住处,又不是没地方去,谁惜得住在郑府,看她的脸色吗?她倒好,竟然想出这种歹毒的招数。

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周氏现在在哪儿?”柏秋问道。

姐妹俩见阿娘的表情不对,便如实说在江家的柴房。

阿娘便拍拍她们的手,又将两个女儿抱着,心疼地说道:“我的心肝呐,怎么这么可怜?”

姐妹俩:“……”

还是头一回从阿娘嘴里听到这么肉麻的话,姐妹俩都有点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