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第3/15页)

这个技术完成开发的时候,太阳系内的量子传输网络已经建设完成了,所以并没有引起很多关注。不过,科学家们还是使用无接收设备的方式,踏出了迈向太阳系外的坚实步伐。

当时,量子传输的射程距离约为100天文单位,因此一次传送勉强可以离开太阳系,进入宇宙空间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先将接收机传送到恒星间空间,保证稳定的量子传输线路,再传输传送机,然后再向更远的地方发送接收机。这个过程重复几百次,人类终于抵达了比邻星。这是历时一个世纪的大事业,人类终于筑成了通向宇宙空间的坚实基础。这是第二次飞跃。

量子传输技术下一阶段的目标是传送装置自身也可以被传送。现在的量子传输需要传送装置,如果传送目的地的没有传送装置,前进和返回都不可能。但是,不管是在当地建设传送装置,还是从出发地传送,都需要很多的时间和劳力。仅仅为了一次探测飞行,就需要从太阳系沿着路线建设一系列基地,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如果传送装置能够传送自身,那么沿途的基地就都不需要了。只要反复进行短距离的传送,一个传送装置就能实现宇宙航行。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技术上存在两个大的障碍。

一个是传送功能的限制。不管是把人类或者其他货物送去目的地,传送装置总会遗留下来。量子传输的原理非常复杂,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足够的复杂性,量子传输就不会发挥作用。因此,就算通过量子传输方式发送传送机,还是会遗留下重要的部分。

另一个限制是动量守恒原理。将构成粒子加速到亚光速的时候,与之相等的动量必须想办法释放。动量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同一大小的动量,既有可能是质量大、速度小,也有可能是质量小、速度大,但不管哪种情况,都不适合宇宙飞行。如果要传送的质量过大,每次传送都会耗费极大的能量。

23世纪末到24世纪初,人类首先解决了传送机能的限制。传送装置被逐段分成简单部分,于是被传送的部分也就不需要再保存其量子状态。也就是说,每次传送的时候,尽管每部分的量子状态都会发生变化,因而无法完全复原,但因为只是简单的机械,也就不会产生伦理问题。

然后,在24世纪中叶,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终于也找到了。那是因为发现了负质量的缘故。所谓负质量,是波函数振幅值的平方——也就是粒子的存在概率分布——为负值的状态。这个时候,动量始终为负值。这样的粒子不能单独存在,只能在与普通粒子的波函数重合的状态下存在。通过产生负质量,便可以实现完全不具有动量的亚光速电子束。

就这样,能够传送自身的发送机设计完成,转瞬之间便在所有宇宙飞船上装载了。星系的飞行变得非常轻松。通过连续的量子传输,宇宙飞船得以进入人类未曾抵达的领域。这是第三次技术飞跃。

量子传输中的乘客感觉不到时间流逝,所以宇宙飞行就好像是超光速飞行一样。他们实际上化作电子束,刹那间出现在空间的某一点,然后再度消失,又出现在下一点。这个过程不断重复,既观测不到方向,也观测不到多普勒效应。

要说自主发送方式的唯一缺点,那就是无法避免时间的流逝。虽然说对乘客而言往返比邻星只需要几天——最新技术水平是几小时——但在地球上已经过了九年的时间。对于正经经营社会生活的人来说,九年的空白难以接受。因此,即使技术简单,恒星间飞行依然是政府、大企业主导的调查,以及移民团的单程旅行等情况才会使用。

移民人口虽然很少,但各行星系的人口还是迎来了爆发性增长。为了经营殖民地,还是需要一定程度的人口。采取人工手段,只要一个世纪,行星系的人口便可以达到1000亿的规模。

人类的居住圈瞬间扩展。当前得到确认的殖民行星系数量有146532个,未经确认的据推测是这个数字的两倍以上。殖民行星系的数量之所以无法正确掌握,是因为相对于人类的广泛分布,通信速度过于迟缓的缘故。使用电磁波通信只能达到光速,比如说将移民团送往距离一千光年的行星系,他们平安无事地定居下来,历经千年实现发达文明,然而地球方面依然无从知晓这一事实,最多只是收到平安抵达的消息。

人类文明的相互交流变得困难,彼此孤立。

“……以上就是关于人类宇宙旅行的三次飞跃。”我总算回答出来了,外表虽然平静,喉咙却在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