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02建文帝的无敌舰队》(第8/11页)

“那些在大海漂泊的日子还没有让你感到厌倦吗?”

“海上的日子尽管枯燥,但让我难忘的是,每天站在甲板上充满期待地注视着那一条遥遥的海平线,悬在海天尽头,就如一根颤颤的琴弦拨动着你的心,让你憧憬着下一刻会有不一样的景色涌现出来……”祝铉说着沉默了片刻,接着轻声说,“待皇上乘飞船离开后,我想再次起航。”

“你不准备跟我一起走?”宁天穹着实大吃一惊。

“是的,”祝铉认真地说,这个问题似乎他已经深思熟虑了很久,“我的任务完成了,我想做一些自己的事了。”

“你要去哪里?向着来的方向返航吗?”宁天穹诧异道。“不,我想继续向西边航行。”

“你要去哪里?”

“根据海图上所画,这里距离阿拉伯海湾已经不远了,我想航行到那里——”祝铉轻声说道。

“你还是对你救过的那位阿拉伯少女念念不忘?”宁天穹问道。

祝铉并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微笑着,凝望着远方的海平线。

两天后的早晨,宁天穹正身处旗舰与众大臣议事。

一个惊恐万状的尖利声音打断了他们的会谈。

“皇上,海上出现了舰队!”声音来自船舱外站在高高的瞭望台上的士兵。

“出现了舰队?”宁天穹不以为意地问道,在大海上遭遇到海盗的船队并不是多么稀奇的事情,那些乌合之众并不是他们的对手。

然后当宁天穹走上甲板,很快感受到了同瞭望兵一样的震撼,他见到了一支庞大的舰队凛然浮现在了遥远的海面之上,数不清的巨帆一直连绵到海天的尽头,五桅、六桅、七桅、八桅、九桅,大小不一的帆船缓缓推进,井然有序地排列成一个阵容齐整、庄严威武的战队,其中最为醒目的是一艘如山峦般阔大的巨舰,几门乌黑的粗口径大炮从船舷支出,船首的一个巨大的兽头显得尤为霸气。

更让宁天穹心中一震的是,巨舰上猎猎飘扬的大旗上的图形竟然与自己舰队如出一辙——“大明”。

大明——这两个字如同万里碧空中骤然划下的一道凌厉闪电,猝然击中了宁天穹的心坎。

朱棣的舰队已经追踪至此。

远远地,宁天穹注意到最大的巨舰甲板上站着一位身材高大的将帅,从他与身旁其他人截然不同的穿着判断,他就是整支舰队的统帅。更让宁天穹心中一个激灵的是,对方头顶上方闪耀着一圈五彩光环,他是小说的最后一位玩家,宁天穹猛地意识到。

当对方舰队越来越靠近海岸时,宁天穹看清了这位统帅的相貌,宽大的脸庞,五官棱角分明,典型的色目人长相。他是郑和,年纪比自己稍长,是从小在朱棣身边长大的宦官,曾经随朱棣到应天府觐见过朱元璋,因此朱允炆曾经远远地见过这位气度不凡的郑和。

突然间,震天的锣鼓声从郑和舰队传来。这是对方进攻的号角。

霎时间,此起彼伏的火光从郑和舰队中闪烁起来,伴随着一声声雷鸣般巨响,缤纷的炮弹落至近海海面,激起滔天的巨浪。

“反击!”宁天穹拔出佩剑,大声下令道。

宁天穹的舰队开始用大炮反击,但郑和的舰队并没有减缓攻势。没过多久,两支庞大的舰队如两股汹涌澎湃的旋流,相互混搅在一起,舰船相互猛烈碰撞了起来,特别是郑和乘坐的巨舰,如狰狞海兽般一路势不可当地横冲直撞。撞击过后,宁天穹麾下的战舰大多变得支离破碎。

在两船完全接近时,双方士兵在一轮火铳对射后,紧接着又上演了接舷战,士兵们登上对方甲板,白刃相斗,混杀成了一片。

战争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了黄昏,鲜血染红了整片海面,海面上到处都是支离破碎的船骸、血淋淋的尸首。此时,规模更为庞大的郑和舰队渐渐占得上风,宁天穹的战舰已所剩无几。

宁天穹站在岸上,神色严峻地目睹了整场战争,眼看郑和的大军即将登上海岛,他不得不跟着群臣向飞船的方向撤退。

宁天穹一行返回到飞船修复地。在一抹如血的残阳下,上千名士兵正在干得热火朝天,他们还在一点一点地将铁水浇铸在飞船外壁上,整艘飞船看上去已初具规模。

宁天穹大声向士兵们宣告了郑和舰队来犯的消息后,所有士兵放下了手中的活计,群情激昂地拿起了武器,等待调遣。

“龙吟,现在形势危急,能不能立即出发?”宁天穹来到飞船面前,忐忑地询问道。

龙吟的回答延迟了一小段时间,“皇上,修复工程还剩下百分之二的进度未完成,不过现在飞船外壁厚度应该勉强能承受飞出大气层的摩擦,待我自检一次系统,我们就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