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胜利者(第3/5页)

十五分钟后,他又回到原位。

琼斯回来之后,立刻慌慌张张四下张望。除了阿贝尔与发孚,其他人都不见了。

他说:“他们到……”

阿贝尔立刻打断他的话:“我们两人在等你,琼斯博士。那位太空分析员和那个女孩正在前往大使馆的途中,这场会议已经结束。”

“结束!银河啊,我们才刚开始呢。我一定得解释一下新星形成的可能性。”

阿贝尔在座位上不安地来回挪动。“没有必要那样做,博士。”

“非常有必要,有绝对的必要,给我五分钟的时间。”

“让他说吧。”发孚一面说,一面露出微笑。

于是琼斯说:“我得从头说起。在银河文明最早有案可查的科学文献中,人类已经知道恒星的能量来自它们内部的核反应。此外人类还知道,在已知的恒星内部物理条件下,刚好只有两种核反应可能产生必需的能量,两者的结果都是氢核转化为氦核。第一种是直接的反应:两个氢核和两个中子结合,形成一个氦原子核。第二种是间接的反应,包括数个步骤,最后的结果仍是氢核变为氦核,但在几个中间步骤有碳核参与。这些碳原子核不会被用掉,在反应进行中会重新产生,因此微量的碳核可一用再用,而将大量的氢核转化成氦核。换句话说,碳原子核扮演一种催化剂的角色。这些理论都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追溯到人类局限于一颗行星的时期,倘若真有这样一个时期的话。”

“如果这些大家都知道,”发孚说,“我就要说你这番话毫无用处,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

“但我们知道的就只有这些。恒星究竟使用哪一种核反应,或是两者同时使用,这点从来没人能够确定。长久以来,支持两种可能性的学派都一直存在。通常大多数意见偏向直接的氢─氦转化,因为它是两者中较简单的一种。

“好,愚可的理论一定是这样:氢─氦直接转化是恒星能量的正常来源,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碳核催化作用的重要性增加,加速了间接转化过程,使恒星的温度升高。

“太空中有许多原子流,这点你们都很清楚,而其中有些是碳原子流。通过这些原子流的恒星会吸取无数原子,然而恒星所吸引的原子总质量,与恒星本身的质量简直无法相比,根本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只有碳原子例外!要是通过一道含碳浓度非比寻常的原子流,恒星就会变得不稳定。我不知道需要经过多少年、多少世纪,或是需要几百万年,碳原子才能扩散到恒星内部,不过大概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就意味着碳原子流必须够宽,而恒星的轨迹与它的交角必须够小。总之,一旦浸透至恒星内部的碳原子超过某个临界值,恒星的辐射量就会突然暴涨。在不可思议的剧烈爆炸中,恒星的外层将尽数崩溃,这就形成了新星。

“你们明白了吗?”

琼斯等着他们的反应。

发孚说:“根据镇长记忆中那个太空分析员一年前讲的几句空话,你就在两分钟内想通这一切?”

“是的,没错,这根本没什么好惊讶的。太空分析已累积了足够的知识,即使愚可没有提出这个理论,也很快会有别人提出来。事实上,以前就有类似的理论出现,可是从未受到正视。那些理论是在太空分析技术发展之前提出来的,当时无人能解释那些恒星如何突然获得过量的碳核。

“可是现在我们知道太空中有碳原子流,我们可以画出它们的路径,找出过去一万年来有哪些恒星与这些路径相交,再用我们的新星形成及辐射变化记录核对这些结果。愚可做的一定就是这项研究,他试图对镇长说明的一定是他的计算与观测。不过这些全都不是眼前的重点。

“现在必须安排的是立即开始疏散弗罗伦纳。”

“我就知道结论会是这样。”发孚神色自若地说。

“我很抱歉,琼斯,”阿贝尔道,“但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可能?”

“弗罗伦纳的太阳什么时候会爆炸?”

“我不知道。愚可一年前就急得不得了,所以我想我们没有多少时间。”

“但你不能定出一个日期?”

“当然不能。”

“你什么时候能定出一个日期?”

“根本无法保证。即使我们拿到愚可的计算,还需要从头到尾检查一遍。”

“你能保证结果将证明那位太空分析员的理论正确无误?”

琼斯皱起眉头。“我本人十分确定,但是没有科学家能预先为任何理论担保。”

“那么就是说,你要我们疏散弗罗伦纳,纯粹是根据一项臆测。”

“我认为整个行星的人命不是可以拿来冒险的。”

“假使弗罗伦纳是个普通的行星,我会同意你的话。可是弗罗伦纳是整个银河的蓟荋来源,所以这件事办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