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瞬间(第3/8页)

他们称其为尼安德特人。

李斯特站在高岗上眺望。行军的队伍绵延成一线,转过前边的山崖,消失了。太阳斜斜地照在这些人身上,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埋头赶路,步伐踉踉跄跄。

看来今天无法通过斯迪亚地峡了。李斯特转身对卫兵说:“你去告诉大头领,今天在峡谷里休息。我们在峡谷口打一仗。”

卫兵翻身上马,绝尘而去。李斯特又停留了一会儿后掉转马头,下了山冈。尼斯的探子已经出现在后边,他们的主力很快就会来。峡谷是一个天然屏障,狭小的地形对希阿人有利,他们可以占领高处,发挥弓箭的长处,而尼斯人却无法集体冲锋。

所有的妇女儿童都集中在峡谷中,一半的成年男子集结在峡谷口,另一半爬上山崖埋伏。时间并不宽裕,否则,他们可以把一些巨石搞到山坡上,在敌人通过的时刻推下山去,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李斯特挑出最好的弓箭手,让他们背上尽可能多的弓箭,爬上山崖。李斯特站在所有人前边,等待着尼斯人出现。

尼斯人来了。他们的探子发现了峡谷口的阵地。天色已经非常昏暗,在黑暗中混战,对谁都不是一件好事。尼斯王下令停止前进,然后他派出了一个使者。

几百年来,尼斯和希阿一直是同盟。希阿为尼斯提供武器,他们有令人叫绝的弓箭,箭矢锋利,弓弦有力,长矛和短刃也非常坚韧;而势力强大的尼斯则为希阿提供庇护。但是当希阿一天天强大起来,尼斯王感到了不安,他下令希阿大头领送五个部落贵族的长子到尼斯王城作为人质。

事态的发展出乎意料,希阿联合六个小部落激烈反抗,他们在科特罗尔盆地伏击了尼斯军队,杀死了四百多名尼斯武士。

尼斯王愤怒了,他亲自领军出击,六千名强悍武士组成的军队将沿途的一切毁灭得干干净净。

希阿人撤退了,整个部落,上万余人向着乌拉尔山移动。他们想躲到山里去。斯迪亚地峡是进山的最后一道关口,过了地峡,深入乌拉尔山脉,那里全部是茂密繁盛的原始森林。

尼斯武士们在最后的关口追上了希阿人,尼斯王的决心却有些犹豫起来。毕竟希阿人懂得如何制造兵器,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尼斯今天的强盛。

使者很快回来了,李斯特割掉了他的右耳……

愤怒让尼斯王失去理智,他下令攻击!

双方短兵相接,一场混战在黑暗中展开。

峡谷限制了队形,双方一对一地厮杀,而每一次同时展开搏斗的仅仅有五六个人,只有一个人倒下,后边的人才能顶替上去。

这奇特的状况持续了一个晚上。双方总共死掉了三十七个武士,还有二十六个人负了伤。绝大多数人只能站在后面为己方的武士呐喊。尼斯王感觉自己被拖入了某种陷阱,他焦躁不安,恨不得亲自站在最前线,把任何敢于抵抗的人砍趴在地上。

尼斯王的感觉是对的。天刚蒙蒙亮,伴随着尖厉的哨音,无数的箭矢从空中落下。猝不及防的尼斯武士倒下一片。紧接着是第二波箭雨攻击,这一次,射手们对准了尼斯王身边那飘扬的王旗。

卫士们举起盾牌为他们的王抵挡箭矢,希阿人使用了某种特殊的箭,异常尖锐,借助高空坠落的力量,无坚不摧。数层牛皮蒙成的盾牌被穿透,卫士们纷纷倒下去。

尼斯王被两支箭射中,一支射中了他的胳膊,另一支直接贯穿头颅。

尼斯武士崩溃了!李斯特带头冲了上去,残余的尼斯人没命地奔逃。希阿的武士们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

李斯特很清楚眼下的形势,胜利只是暂时的,尼斯不可能被消灭,他们有数量庞大的人口和坚固的王城。斯迪亚地峡的战斗杀死了他们的王,这是不可忘却的血仇。希阿的未来很可疑,然而眼下,只有尽可能地杀死更多的尼斯武士,把他们驱赶得远一点。至少,给部落赢得足够的时间进入乌拉尔山。李斯特喊来卫兵:“告诉大头领,我将带着武士和尼斯人周旋。部落要抓紧时间进入山里。”

李斯特是对的。溃散的敌人很快重新集结起来,向希阿人发起了反扑。一千多名希阿武士从正午战斗到夜晚,他们中一半的人倒下了,另一半浑身是血,几乎没有站立的力气。峡谷口堆积了上千具尸体,敌人的和自己人的混杂在一起。短暂的夜晚很快过去,尼斯人再次出现在视野里。

李斯特看着自己的部属,“我们将死在这里,但是我们的族人会安全。总有一天,他们要血债血偿。”希阿人仍旧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敌人再次发起了攻击。

从清晨到黄昏,希阿武士竭尽全力支撑着。绝境反而激发了最顽强的斗志,他们用不可思议的体力抵抗着尼斯人一轮又一轮的冲击。阵地渐渐沦陷,慢慢地,身边站着的已经全是敌人……残余的二十多名武士精疲力竭,放弃了抵抗,被敌人乱刃杀死。他们用生命换取了时间,希阿部落走进了乌拉尔山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