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便车

法新社讯:中国学者游子陵因“成功在量子计算机集成化领域做出独创性的工作,为未来信息技术发展做出了基础性贡献”而获得2025年度诺贝尔物理奖。

2026年,巴黎。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初春。全球顶尖的计算机精英都汇聚到了这里,参加世界计算机圆桌会议。虽然会议按例每两年举行一次,但由于当前量子计算机全面替代传统计算机的时代背景,会议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

尽管科学家见面会要到傍晚才开始,但闻讯而来的各大媒体一早就把会场挤得水泄不通。《信息导报》的记者潘茜好不容易才挤得一个靠后的位置。她环顾四周,整个大厅灯火辉煌,每个记者都是一脸振奋的样子,仿佛是被一种巨大的激情所裹挟着——他们都在翘首以待着数字英雄们的到来。而潘茜也在焦急地等待一个人,一位中国人——游子陵教授。在多年的记者生涯中,她还是第一次这般如痴如醉地热衷于追逐一名科学家。这不仅是因为游子陵头顶的诺贝尔光环,还因为其巨大的个人魅力:在潘茜心中,游子陵如同欧洲神话中用双肩承载起整个世界的英雄,沉毅、勇敢,具有非凡的力量。

潘茜的思绪回溯到两年前在东京的会议,当时整个计算机行业笼罩在一片浓重的愁云当中,与会的每个人都显得垂头丧气。面对“摩尔定律”(1)的终结,包括量子计算机﹑分子计算机的新概念计算机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成熟起来,实现大规模的集成化和小型化,几十年来计算机电光石火般的演进戛然而止,科学家对此一筹莫展。正是此时,游子陵的成功将人们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

会场忽然喧闹了起来,原来科学家开始进入会场了。在人群中,潘茜捕捉到了游子陵的身影:四十多岁的年纪,身着一件浅蓝色西服,看上去温文尔雅。他从容地微笑着,用友善的目光向台下的记者打着招呼。当他的目光掠过潘茜所在的后排时,她的心不禁怦怦直跳起来。

见面会开始了。由于时间的缘故,每一名科学家只能回答一次记者的提问。还没等主持人的话音落下,急切的记者们就齐刷刷地高举起手臂,期待着与台上这些地球上最为睿智的大脑进行对话。

当幸运之神果真降临,潘茜却一下子不自信起来。她局促地站起身,用不连贯的话语问了一个事后令她有些脸红的问题:“游子陵先生,你好……关于量子计算机……您能再谈些什么吗?”

全场的记者都把目光投向了游子陵,闪光灯亮成一片。游子陵不慌不忙地沉思了片刻,用极其平淡的语调开始了他的回答:“上个世纪60年代,费曼先生就天才地提出了量子物理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能为人类提供神奇的计算能力。此后无数科学家沿着这个方向,在理论上建立起了可行的量子计算机模型。”游子陵顿了顿,目光游离得很远。

“他们才是真正发现并挖掘出钻石的人。而我和我的同事所做的全部工作只是将先驱们的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用一双工匠的手将钻石打磨﹑抛光﹑成形,使其焕发出光彩。此外,我们现有的量子计算机还远未完善,未来还会出现更高层次的量子计算机,它们具有更为强大的运算能力,使得计算更为高效——”游子陵突然间停了下来,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目光遽然间变得锋利起来,令潘茜的心跟着一沉,但瞬间又恢复了先前的平和。他依旧不急不缓地说:“更接近我们物理世界的本原。”

接着,游子陵礼貌地向潘茜点点头,结束了回答。

台下的记者被这一番精妙而谦逊的话语深深折服了,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直到主持人用手势才慢慢将掌声压下。接着记者们开始向科学家们发起轮番轰炸。问题千奇百怪,涉及计算机在社会中方方面面的功能。科学家们幽默或精辟的回答不时引发出一阵阵欢笑和掌声。这一刻,整个会场传递着一个声音:这是一个伟大的﹑充满激情的时代,它的激情来源于无坚不摧的科技。现场的每个人都被深深感染了,他们像是看到了一种可触摸到的美好景物而为之欢呼。此时这里已不再是一场记者见面会,而更像是一场隆重狂热的、期待已久的大型庆功会。

潘茜的目光定定地追随着游子陵,他虽然也不时地随着众人浅淡笑一笑,但时不时又变得眉头紧皱,眼中掠过不易察觉的不安。是她过于敏感吗?她感到此时的游子陵似乎正在极力掩饰自己的情绪。

难道自己的问题引起了他的不快?潘茜忐忑不安地揣测着。

就在此时,潘茜注意到游子陵向身边的同行小声嘀咕了几句,起身径直离开了人声鼎沸的会场。她犹豫了一下,也跟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