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频交易商(第5/14页)

“我无法想象。”

“最后OPERA小组自己出来承认,中微子速度的误差是由于连接GPS接收器和电脑之间的光缆松了造成的。”

“这……怎么可能?”盖文诧异道。

“这个谬差产生的原因就是这样令人哭笑不得。那个GPS接收器是用于校准中微子飞行时间。当研究人员拧紧这根连接线之后,重新测量,发现数据通过这么长一段光纤所需的时间比之前提前了六十纳秒。由于校准时间变慢,这样计算出的时间自然就变快了。”

“这确实让人哭笑不得。”盖文说。

“你说得很对,意大利人从二战起就主要负责搞笑。”时至今日,费兰德的语气中仍充满了怨怼与揶揄,说着他又顿住了,“不过,说起来我们伟大的费米先生也是意大利人。”说完,他又不由得笑了。

接着,费兰德继续调侃起了盖文:“华尔街先生,我可以向你保证,你看到的已经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中微子通信器。怎么样,有没有心动订购两台这样的仪器?”

“我会考虑的。”盖文顺着他的话说。

费兰德接着说:“一旦你们的交易所采用了中微子通信,你们的数据再也不用沿着地球球状表面的那些光纤奔跑,也不用担心鲨鱼会咬断你们的海底光缆。中微子穿过地壳直接传递你们股票的涨跌信息,这无疑将帮助你们节省不少的时间。”

费兰德的话让盖文的心咯噔了一下,他的大脑又飞速运转起来,思考着芝加哥到纽约的信息如果以直线穿过地壳会节省多少时间,但他很快排除了这种可能性,因为它显然也缩短不了太多的时间。

“那么,世界上除了中微子,还有没有其他更快的通信方式……比光速更快?”盖文斟酌着开口。

“在相对论不存在的另一个平行世界或许存在。”费兰德加重了语气,显然他对盖文反复纠结于超光速的问题有些不耐烦,但在这一刻,他又突然顿住了,像是想起了什么,“不过抛开通信的要求,某些不确定态信息的传递倒是有可能超光速的。”

“我不理解你的意思。”盖文心中一紧。

“根据量子物理的理论,量子纠缠态是可以超距瞬时作用。目前,世界上已有实验室成功实现量子纠缠态的隐形传输,但这种传输还无法实现你需要的股市信息传递。”

盖文愣住了,他对于费兰德的话仍是如堕云雾,但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会不会是他新的突破口?

“已经实现这一技术的实验室,你了解它的具体情况吗?”盖文急切地问。

“已经有好几家实验室实现了这一技术,说起这个领域如今的领先者,”费兰德想了想,“应该是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蔡林格教授和中国科技大学的潘若溪教授各自领导的团队。”

盖文点了点头,他心中已经有了新的目标。

量子纠缠态

半个月后,盖文只身飞抵维也纳。这是一座以音乐闻名于世的城市,城市每个角落无不流动着美妙的音符,但他无暇驻足欣赏,径直前往维也纳大学。

这一次他的身份是一名高科技杂志的记者,此前,他通过关系请美国大使馆帮忙预约了对蔡林格教授的专访。

在维也纳大学量子信息学院,他见到了蔡林格教授。眼前的蔡林格六十多的年纪,满脸的胡茬,一头爆炸式的卷发,眼神专注而深邃,看上去有些像休·杰克曼扮演的“金刚狼”。

“蔡林格教授,我知道是你在1997年第一次实现了量子纠缠态的实验验证。但我对神奇的量子纠缠还是一个十足的外行。能否为我简单介绍一下你的研究成果?”盖文开门见山地介绍起他的来意。

蔡林格爽朗地笑了笑,娓娓讲述起来:“量子纠缠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35年薛定谔关于‘猫态’的论文中。”

“你是指薛定谔的猫?”盖文兴奋地说。

“是的,薛定谔用盒子里的猫处于一半概率生、一半概率死的比喻,形象地阐述了量子态,与此同时,薛定谔也引出了另一个概念,‘量子纠缠态’。打一个比分,现在存在两只装有半死半生的猫的盒子,当你随手打开任何一只盒子,都会发现猫的生死状态与另一只盒子里的猫始终相反。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说两个盒子中猫的状态就形成了纠缠态。”

“我能明白你的意思。可真实世界中你们又是如何实现纠缠态的?”

“当我们将一束光射入非线性晶体,出来的一对光子将形成相关联的状态,其中一个光子的自旋方向为向上,而另一个光子自旋方向为向下,这两个光子就处于量子纠缠态。纠缠态的神奇之处在于,对一个光子的测量,会瞬间作用到与之纠缠的另一个光子上。也就是说,即使这两个光子分处宇宙的两端,这一现象也会幽灵般瞬间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