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2/2页)

“想象一台量子计算机——一台能和所有平行宇宙中的其他计算机联网的量子计算机。再想象一个程序,它能在分解大数时,同时尝试所有可能的因子。AT&T贝尔实验室的数学家彼得·肖尔编写了一个程序,真的做到了这一点。它在一个宇宙中检验一个可能的因子,并在大量的平行宇宙中同时找出一个大数的所有因子。程序的输出结果以干涉图形的形式表示,并输送到一块摄影胶片上。肖尔算法可以使那些不是因子的数字在干涉图形中相互抵消、成为阴影。计算的结果是一幅明暗相间的图案,类似条码,你能从中读出哪些数字才是那个大数的因子。另外,由于运算是在平行宇宙中进行的,当算法在我们的宇宙中检验一个数字,其他所有的数字也都得到了检验,并接着得出结果。只要我们的计算机计算的不是什么特殊的数字,得到结果就几乎是一瞬间的事。普通计算机花八个月做的事,量子计算机只要几秒就能办到。”

“但量子计算机这东西是不存在的。”凯尔说。

帕皮努冲他点了点头:“对,至少目前还不存在,但总有一天会有人造出一台量子计算机。到那时,我们就什么都知道了。”

  1. 计算机术语,是信息量单位,由英文BIT音译而来。——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