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魅影157(第20/28页)

我就像被命运强迫着一样,几乎是在机械地向前走。我把手电筒放进口袋,使出我原以为不可能有的力气,一点点挪开了第一块巨石,然后是第二块,直到一股强劲的气流喷涌而出为止,涌出的气流显得格外潮湿,与沙漠里干燥的空气形成明显的反差。一道黑色的裂缝张开了口,最后——等我把所有能够移动的小碎块都挪开之后——在粼粼月光下,一个大小足以容下我的裂缝便出现在面前。

我掏出手电筒,将明亮的手电光照进裂缝。下方是一片狼藉的建筑废墟,整座废墟大致向北倾斜了45度,显然是原来位于上方的建筑倒塌下来造成的。地面和通道的地板之间是深不可测的黑暗深渊,顶端似乎是应力结构的巨大穹顶。在这个地方看上去,沙漠的沙子直接堆积到了地球早期某座庞大建筑的某一层上——至于如何历经漫长岁月的地质运动而保留下来的,我当时乃至现在都捉摸不透。

现在回想起来,突然只身一人下到如此充满不确定性的深渊——当时又没有人知道我身在何处——跟十足的精神错乱似乎没什么两样。也许是吧!但那天夜里,我确实是下去了,而且是毫不犹豫地下去了。很显然,这一次又是宿命的诱惑和驱使引领我一路前行。为了节省电池,我让手电时开时关,沿着洞口下面凶险的巨大坡道,开始疯狂地往下爬——碰到有能搭手或落脚的地方,便脸朝前看;碰到需要小心翼翼地攀附和摸索的地方,就把脸对着石壁。在我两边不远处,手电能照到的地方,隐约可见有雕刻痕迹的残垣断壁。但在我前方,看到的只有清一色的漆黑。

在向下爬的过程中,我没有留意时间。我满脑子都是莫名其妙的暗示和意象,所有客观存在的事物似乎都退到了遥不可及的远方。生理感觉已不复存在,就连恐惧也变成了像幽灵一样的滴水嘴怪兽,一动不动、不怀好意地看着我。最后,我来到一个水平地板上,这里到处都是散乱的落石、支离破碎的石块、沙子和形形色色的岩屑。在通道两边(相隔大约30英尺),厚重的石墙支撑起高大的穹顶。我只能看出,墙壁和穹顶上都有雕刻的痕迹,但这些雕刻究竟属于哪一种风格,就不得而知了。最吸引我的还是上面的穹顶。手电筒的光根本照不到穹顶的顶,但较低的部分看得还非常清楚。这些雕刻与我无数次梦见的远古世界中所看到的一模一样,这让我第一次结结实实地打了个寒战。

在我身后的高处,一缕微弱的夜光告诉我,外面就是遥远的月色世界。一丝朦胧的谨慎提醒我,我不该让夜光脱离视线,否则回去的路标就没了。接下来,我朝左边的墙壁走去,因为那里的雕刻痕迹更清晰可见。但要从杂乱的地板走过去,跟我从坡道上下来一样困难,不过,我还是举步维艰地走了过去。中途我停了下来,挪开石块,拨去地板上的岩屑,查看地板的样子,结果发现,地板上原本拼装在一起的八角形巨石块还基本上保持了原样,这些八角形石块是我再熟悉不过的,这让我不寒而栗。

我离开墙壁一定距离站在那里,借着手电光,不慌不忙地仔细查看墙上历经沧桑的雕刻残迹。虽然过去涌入的流水对砂岩表面产生了一些影响,但上面的水锈非常奇怪,我怎么也搞不懂。这座巨石建筑的很多地方都已经松动变形,但让我纳闷的是,在地壳不断变动的情况下,这座古老而又隐秘的建筑残迹还能保存多久。

但最让我兴奋的还是那些雕刻。虽然历经岁月沧桑,但近距离看上去,还是比较容易辨认出来的,而且每个细节的熟悉程度简直让我瞠目结舌。我很熟悉这座古建筑的主要特征,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可置信的。这些特征深深烙在神话编织者的心中,以至于出现在源源不断的神秘传说之中,但不知怎么搞的,在我失忆期间引起了我的注意,并在我潜意识里唤起了栩栩如生的形象。不过,在这些奇怪图案中,每一条直线和曲线的细微特征都与我20多年来在梦中见到的一模一样,这又做何解释呢?究竟有什么晦涩而被遗忘的肖像学能复制出每个细微的变化和差异,而且夜复一夜如此顽固、如此准确、如此长久地占领我的梦境呢?

世上不可能有这样的巧合,也不可能时隔千秋万代存在这样的相似。毋庸置疑,我身处的这个深藏于地下不知多少个世纪的通道,正是我在梦中所熟知的原型,熟悉的程度跟我熟悉自己在阿卡姆克莱恩街上的家一样。没错,梦境所展示的是这座建筑崩塌前的样子,但即便如此,眼前的建筑与我梦中的样子也完全一致。可怕的是,我居然被引领到这里。我对身处的这座建筑非常熟悉,也熟悉它在我梦见的那座可怕古城中的具体方位。我有一种非常可怕的本能自信,虽然这座城市在无穷岁月中躲过了种种变迁与破坏,但我仍能准确无误地走到这座建筑乃至这座城市的任何角落。天哪!如果是这样,那又意味着什么呢?我是怎么知道我所知道的这一切呢?关于居住在这个古代石造迷宫里的生物,流传着许多古老传说,但在这些传说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可怕的真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