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可避免的冲突(第2/10页)

“所以我们有了一个模式……”

“没错,史蒂芬,你讲得很清楚。”苏珊・凯文说,“但这些并不算非常深刻的观察。”

“是的——话说回来,大多数时候,难以看出的正是明显的事实。人们常说:‘像你的鼻子一样清楚。’可是除非有人在你面前举起镜子,你能看到自己的鼻子几分之一?进入二十世纪后,苏珊,我们开始了一轮新的战争——我该称之为什么?意识形态战争?宗教情感被用到经济体制上,而不再是超自然的对象。这种战争又是‘不可避免’的,而这回出现了原子武器,所以人类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苟延残喘到必然性必然被用尽的那一天。就在这个时候,正子机器人问世了。

“它们及时出现,与其携手并肩出现的是行星际旅行。因此,世界究竟应当归属亚当・斯密或卡尔・马克思,似乎不再那么重要了。在新的情势下,两者的学说同时失去深意。两者同样必须调适,而最后几乎达到相同的境地。”

“这么说,它可算是双重意义的‘机器中的神仙。’”凯文博士淡淡地说。

总协轻轻一笑。“我以前从未听你说过双关语,苏珊,但你说得很对。然而,还有另一项危险。每一个问题的结束,只是另一个问题的开始。这个崭新的世界性机器人经济,也会发展出自身的问题。由于这个缘故,我们有了那些机体。如今地球的经济很稳定,今后仍将持续稳定,是因为它建立在那些计算机的决策上——第一法则至高无上的力量,使机体念念不忘人类的福祉。”

史蒂芬・拜尔莱继续说:“虽然机体不过是有史以来最庞大的计算电路集合体,但就第一法则的意义而言,它们仍然是机器人,所以如今的全球性经济符合人类最大的利益。地球上的居民都知道,今后不会再有失业现象,不会再有生产过剩或粮食短缺;浪费和饥馑则成了历史名词。因此,生产机制所有权这个问题遭到了淘汰。无论是谁拥有它们——倘若这句话还有意义——无论是某个人,某个团体,某个国家,或是全人类,都只能遵照机体的指示运用——并非因为被迫如此,而是因为那是最明智的抉择,这点大家都知道。

“这便终止了战争——不只是上一轮的战争,还包括下一轮的,以及今后所有的战争。除非……”

接下来是长久的沉默。凯文博士为了鼓励他说下去,重复了一遍:“除非……”

火苗沿着一根圆木上下窜动,然后突然间爆开。

“除非,”总协说,“那些机体并未圆满执行它们的功能。”

“我懂了。你刚刚提到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失调——钢厂和水耕厂等等事件,就是这么来的。”

“正是如此。那些错误不该出现,西佛博士告诉我不可能。”

“他否认事实吗?多么不寻常啊!”

“不,他当然承认那些事实,我那么说对他不公平。他所坚持的是,无论机体中有任何错误,都不会导致他所谓的‘答案中的错误’。他声称机体会不断自我修正,如果电驿电路中存在任何错误,就会违反基本的自然律。所以我说……”

“你说‘无论如何,让你的手下做个检查,确定一下。’”

“苏珊,你看穿了我的心。我正是那样说的,但他说他做不到。”

“太忙了?”

“不,他说没有人做得到,这点他很坦白。他告诉我——我希望我没误解他——那些机体是个巨大的外推产物。是这样的,一组数学家花了几年时间,计算出一个具有某些类似计算功能的正子脑。利用这个正子脑,他们又做了进一步的计算,创造出一个更加复杂的正子脑,接着再用这一个来计算另一个还要复杂的正子脑,依此类推。根据西佛的说法,我们所谓的机体,是这种步骤重复十次的结果。”

“是的——这听来挺耳熟。幸运的是,我不是数学家。可怜的文生,他是个年轻人,在他之前的两位主任,艾弗瑞德・兰宁和彼得・玻格特都去世了。当年他们从未碰到这种问题,而我同样没碰到过。或许机器人学家这个角色也该死了,因为我们再也无法了解我们自己的产物。”

“这话显然不对。机体并非报纸周日增刊中所说的那种超级电脑——虽然周日增刊对它们的描写就是那样。只不过,就这项特殊功能而言,我是指以趋近于零的时间搜集和分析趋近于无限大的资料与关系,它们已演进到人力不可能详加控制的地步。

“于是我又尝试别的办法,我直接去问机体。在最机密的情况下,我们输入了钢产问题的原始资料、它自己当初的答案,以及后来的实际发展——也就是生产过剩,然后要求它解释两者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