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1

姜元善小组的第一次隐形实验是在中原基地的地下试验室进行的,时间是他们“十一位圣斗士”进入基地九年之后。他们先是花了三年时间学完大学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之后,何世杰做了一个相当大胆、不循常规的决定:不把这群孩子分派给其他资深研究者当助手,而是把他们单独编为一个小组,以姜元善为组长。他认为在这种全新的研究中,飞扬不羁的想象力可能比经验更重要。

幸运的是,这个赌注下对了。九年之后,正是姜元善小组率先取得了突破,虽然只是初步的阶段性成果。

地下室的穹顶有四十米高,一个银色球体悬在离地板三十五米处,被三根细细的绳索固定着。为了尽量减少吊绳对隐形性能的影响,他们使用的是碳纳米绳,非常细,肉眼几乎看不到。所以在众人眼中,这个银球是静静地凭空悬浮,就像悬浮在梦境里。一台吊车升起吊臂,严小晨坐在吊篮里,被缓缓送到银球前。银球门打开了,是类似照相机快门的旋开式舱门,当它打开时,银球像极了一只眼睛,一只明亮圣洁的天眼,幽深的黑色瞳仁居高临下,静静地俯瞰着尘世。身材玲珑的严小晨因为距离较远而变得更小了,像一位拇指仙女,正轻盈地飘到那只天眼中去。吊臂缩回,严小晨回过身,探身到“瞳孔”外,微笑着向大家挥挥手,然后又进去了;那只天眼也合上了眸子。

这只银球是由姜元善小组的十一个人亲手造出来的,对于他们原本毫无神秘性可言,但在此时此刻,它突然被赋予了梦幻般的美,神话般的美,美得让人屏息和敬畏。银球不大,直径只有两米。它那层能让光线绕行的由超材料制成的外壳相当厚,所以,直径两米的银球内部只有很小的空间,只能容纳身材玲珑的严小晨。

参加此次试验的有姜元善小组的十一个人,还有研究所里的其他小组:何小组(由何世杰亲任组长)、刘小组、金小组和胡小组,共五十多人。他们都分散守候在主控屏幕或各个观察点上。虽然银球的上下左右前后布置了很多光学摄像机、红外摄像机以及各种雷达(毫米波、厘米波、微波和米波,双基站和单基站),但姜元善还想以肉眼观测作为补充,他认为这才是最可靠的。

现场指挥是朱郁非、九年过去,这个小胖子瘦多了——姜小组繁重的工作起到了有效的减肥作用。此刻他正按照程序,依次询问各观测点和银球中的严小晨是否已做好准备。二十六岁的姜元善与五十六岁的何世杰站在他身后。今天的姜元善完全没有成功的喜悦,反倒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他指指天上,沉重地对老何说:“今天是咱们的第一次试验,我估摸着它八成也赶来了,此刻正悬在咱们头顶上呢。”

他说的“它”,当然不是指眼前的银球,而是指九年前遭遇的隐形飞球。那以后,飞球再没在中国出现。当然它不可能没来过,只是没有显形罢了。这九年来它显然没闲着,从国外传来的情报中,时刻能嗅到它遍布全球的踪迹。中国的蚩尤工程,虽然执行了最严格的保密措施,但恐怕难以躲过它的眼睛。

在第一次专业会议上,主席曾估计,发现飞球应该比较容易,而制造它则比较困难。但研究的实际进程恰恰相反:在姜小组中,严小晨主要负责“制造”,到今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姜元善是负责“发现”这一项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取得真正的突破。

从姜的这句话中,何世杰能触摸到小伙子的沉重心情。他笑着拍拍姜的肩头,“不要急,相信你这边也很快会取得突破,揪住那个隐形魔鬼的尾巴。”

朱郁非完成了询问程序,回过头征求两位的意见,两人都点点头。小朱回过头,郑重宣布:“试验现在开始。严小晨,启动可见光消隐功能。”

五十多双眼睛和二十四个镜头紧紧盯着银球。银球慢慢变得虚幻,变得半透明,然后突然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但看看各种雷达的屏幕,那个球体还好端端地停在原地。指挥大厅的工作人员都安静地工作着,没有人发出欢呼,但无形的兴奋在人们的心里跃动。只有姜元善摇摇头,向老何指指银球的背后,“可见光隐形有缺陷,没能完全解决。”

何世杰点点头——银球虽然消失了,但其背后的一个圆形范围内的景物有畸变,注意观察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试验总指挥下达第二道命令:“严小晨,启动雷达消隐功能。”毫米波和微波雷达屏幕上的图像也消失了,米波雷达屏幕上的球体变得模糊但没有完全消失——显然雷达消隐功能也不太完善,不能做到全波段范围内完全隐形。不过,米波雷达本身也不能精确定位,所以屏幕上只是一边界模糊、似是而非的亮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