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5/6页)

唐三藏将自己的思想藏在了佛经之中,作为一个启蒙,而这些呢,在佛门眼里,已经算是魔道了。

只是,唐三藏并不在乎这些,就像是佛门,未必在乎下面的信徒是不是真的信奉佛法一般,他们只需要对方供奉佛门就可以了。

唐三藏心如止水,将自己的怨愤,自己的觉悟都寄托在了一本本佛经之上,这些将会成为一颗颗的种子,最终只需要有一部分生长出一棵棵大树,开出质疑佛法的花朵,那便是唐三藏赢了。

至于这一路上的妖族,唐三藏对他们并无多少怜悯之心,这些妖族,不管是野生的,还是家养的,哪个不是罪大恶极,满手血腥。便是那等神仙家里走脱了的童子坐骑,一个个又是什么好东西了不成?

在看过那一本《西游释厄传》之后,唐三藏在那字里行间,看到的都是吃人,妖怪吃人,神仙吃人,佛法也在吃人,人族在其中就是在夹缝之中生存,只能被动接受所谓的恩泽,而这正是唐三藏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唐三藏只会让他们知道,天上的神佛都是不可信的,唯一可信的只有他们自己。

如来他们只会关注唐三藏一路上的行动,他们杀了多少妖怪,走到了什么地方,历经了多少劫难,却根本不会去考虑他们到底有什么想法,也不会关注他们走后会发生什么,而这些就可以唐三藏可趁之机。

接下来,唐三藏的行为就变得简单了起来,即便是被妖怪抓走了,他也会争取到继续抄录佛经的权力,并且呢,还会向那些小妖宣讲佛经。

对于唐三藏来说,那些小妖远比那些妖王有拯救的价值。那些妖王的思想与逻辑早就成型了,他们修炼到这个地步,早就不知道吃了多少人,做了多少孽。反倒是这些小妖,实际上他们的实力并不比普通人强多少,因为在他们被点化之前,他们就是山里头寻常的野兽,遵循着自古以来的自然法则,弱肉强食,有的甚至还本能地害怕山里的猎人。对于天道来说,这些野兽为了生存杀死其他的生物,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并不会有任何业力。人类也是如此,人类如果是为了生存而杀戮,同样也不会有什么因果业力,而超出了生存所需的那一部分,才会被天道纳入到负责的因果业力清算体系之中。

所以呢,即便是佛祖,也只能割肉饲鹰,舍身饲虎,而不会强迫老鹰和老虎不能捕猎吃肉,因为这就是天道法则,他强行扭曲它们的本性,不许它们吃肉,才是错误的。

因此,这些小妖呢,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相当于人类之中的孩子,他们还是具备救赎价值的,因此,唐三藏便对着这些小妖讲经,其实不能算是讲经,而是教导他们一些知识和道理。比如说,简单的扫盲识字,日常可能用上的算术,教他们豢养家禽家畜,在山中开辟土地耕种。

唐三藏对这些小妖,说话也非常浅白:“你们这里这么多的妖怪,这里是荒郊野岭,正常情况下,十天半个月都见不到一个人,你们的大王呢,就算是一次飞出去百里,一般情况下,又能带回来几个人呢,就算是带回来了,大半也是你们大王自己吃了,你们这些小妖呢,其实平常吃的还是山里的野兽还有各种野果之类的。既然如此的话,为什么不能学着人族一样,自己生产呢?”

唐三藏之所以了解这些,也是他曾经询问过孙悟空当年花果山的情况。花果山那边不像是西牛贺洲这边绝大多数的山岭,花果山几乎是四时长青,花果不断,所以呢,那些猴子光是靠着采集各种果子就能活得非常滋润了。但是其他的妖族却是不同,他们又不懂什么辟谷之术,尤其,那些被点化的小妖,他们体内妖力浅薄,只能靠着本能吸收一些日精月华提升自己的法力,淬炼自己的肉身,至于其他的,他们根本不能借助于这个,减少自己的饥饿感,甚至在一段时间,因为妖力不足以淬炼自己肉身的时候,他们会更加饥饿。

那些原本是草食动物的小妖还好,大不了拼命吃草吃树叶好了,山里头别的不多,这些还是很多的,他们具备妖力之后,一些原本可能有些微量的毒素,以前不能吃的东西,现在也能吃了,所以呢,他们不用担心。而那些肉食动物就不一样了,他们原本胃口就不小,体型一般也不算小,在这个关键时刻,更是需要大量的能量补充,像是那等灵果之类的高能食物,是落不到他们手里的,所以,也只能是吃更多的肉了!

老实说,那些随意点化山里的野兽为妖的妖王,一个个都是破坏生态的好手,像是一头老虎,原本没有被点化的时候,除非是特殊时期,比如说是繁殖期,否则的话他们三五天吃一顿,一次吃个几十斤肉也就差不多了,但是真的开启了灵智,成为了妖族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当然,他们可能忍饥挨饿的时间也很长,但是一次,说不定没个几百斤的肉都不够塞牙缝的。没办法,他们那么大的体型,想要将身体淬炼成真正的妖体,得需要多少妖力啊,既然日精月华不够用,那就只能从食物中摄取了。而跟日精月华相比,食物中的能量才有多少呢?质量不够只能数量来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