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5(第3/4页)

在这里,你可以呈现真实的自己,因为无论你在现实中是谁,这些信息都不会被带入《绿洲》之中。

用户们甚至能够亲手改变《绿洲》里的事物,或者创造新的作品,在《绿洲》里,你可以亲自开疆辟土,在上头安家落户,屋内装饰亦任君喜好。而受限于几个论坛或者社交网站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你可以在《绿洲》里同时邀请几千个朋友开场大派对。这些人可能来自任何时区,或者地球上的任何角落。

《绿洲》成功的关键还在于社交模拟系统公司所发明的两个互动硬件,它们是进入虚拟场景的必需之物:绿洲面罩和触觉手套。

面罩仅仅比普通的太阳镜大一点,用无线的方式和主机进行桥接。而在用户的视网膜上建立影像的,则是镜片上对人类无害的低能激光阵。这款面罩的科技含量比当时的同类产品高出了整整几个世代,它是视觉拟真技术的飞跃——触觉手套也一样。用户可以控制他们角色手部的细微动作,和虚拟环境进行一番互动,让一切都栩栩如生。当你拾取物体、开门、驾车的时候,触觉手套能让你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就像广告上说的,“伸手触摸绿洲”。这两样东西合在一起,让《绿洲》的体感体验远超其他任何模拟系统,人们一旦接触了它,就不会再放手了。

好的硬件需要软件来搭配,哈利迪的绿洲物理引擎,是另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早期的多人在线游戏不仅限制了模拟环境的大小,还限制了用户的数量。如果太多人同时登录游戏,服务器就会变慢变卡。但是,《绿洲》使用了一种新型的云引擎。每一台连上《绿洲》的电脑都会成为服务器的一部分。在刚发布的时候,《绿洲》就能同时容纳五百万在线用户,不会延迟也不会卡机。

一掷千金的广告也促进了《绿洲》的火爆。所有的电视、公告栏、互联网上都播放着同一则广告:处在沙漠包围中的繁盛绿洲,棕榈树耸立,蓝色湖水晶莹剔透。

哈利迪的新作品从第一天起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绿洲》就像应许之地,人们期盼已久的“虚拟现实”终于出现,而且比他们想象的更好。《绿洲》成了网络上的乌托邦,许多人心灵的家园。至于它最大的卖点?免费。

大部分网游都是靠卖点卡月卡来赚钱。而GSS只收取一笔二十五美分的注册费,然后玩家就获得了永久的绿洲账户。是的,《绿洲》有且只有一个广告:绿洲——史上最棒的游戏,只需二十五分钱。

那时候社会剧烈动荡,世上大多数人都对远离现实的避难所翘首以盼,此时《绿洲》横空出世。它还便宜、合法、无致瘾性(这是通过了医学证明的)。之后,持续的能源危机把更多人带进了《绿洲》。因为平民无法支付天价的油钱来坐飞机或汽车,《绿洲》成了他们最便宜的旅行方式。能源丰富而便宜的时代已经宣告终结,动荡不安像病毒一样四处蔓延。每一天人们都有更多的理由去哈利迪和莫罗的虚拟乌托邦寻找慰藉。

任何想在《绿洲》里开店的人都得交租或者从GSS手里购买虚拟地皮(莫罗戏称为“超现实房地产”)。考虑到这一点,公司专门设计了许多虚拟商业区,把它们用来出租或者出售。各种大得如同城堡般的购物中心瞬间建立,而小商店更是像快镜头一样迅速地布满所有的星球。从来没有城市建得如此轻松。

除了出售那些根本不存在的商业街赚来的几十亿美元,《绿洲》还通过卖虚拟物品和虚拟载具来实现大量盈利。《绿洲》已经成为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非常愿意花真正的钱在里面购买虚拟物品:衣服、家具、房子、穿梭机、魔法剑和加特林。这些东西不过是绿洲服务器里的一堆1和0,但它们也是地位的象征。好些东西只要几绿洲点就能购得,但是考虑到它们的成本为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哈利迪能赚得盆满钵满了。即使是处在经济衰退的剧痛中,美国人也乐意保持自己的优良传统:消费。

《绿洲》很快成为互联网上使用量最大的软件,《绿洲》甚至和互联网都逐渐成了同义词。这个操作简单到不可思议的《绿洲》,这款免费游戏,成为了虚拟世界的主宰。

全世界数十亿人每天都在绿洲上工作和玩乐。有些人在里面相遇,结婚,而他们甚至不用见面。人们与他们角色间的界限开始消失。

这是新时代的黎明,所有人都把时间花在同一个电脑游戏里的时代。

  1. 一群玩家聚在一起按照《龙与地下城》规则进行游戏。

  2. 精神疾病的一种,患者常常在社交上有沟通障碍,但智商却优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