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攻守大战(第2/3页)

“1715年,”陌生人针锋相对,“天文学家鲁维勒和哈雷把一些纯粹发生在地球上的事误认为是月亮上的事,比如他们所说的流星之类天体现象,都发生在我们的大气层里。这在当时就有了科学上的定论。这是我的答复。”

“这咱们也先不说,”阿当又说,“赫歇尔在1787年发现月亮上有大量的光点,不是吗?”

“正确!但是赫歇尔并没有给出任何结论。他本人也没有推断过这就是月亮的大气层。”

“回答得妙极了,”阿当恭维对手说,“看得出,你对月亮的知识很渊博。”

“我是否可以补充一点,有两位月理学界的权威,比尔和马德累尔,都一致认为月亮上绝对没有空气。”

听众一阵骚动,他们好像被这个单枪匹马的怪人说动了。

“这话我们也不谈,”阿当说,显得极为从容,“有一个重要的事实。有位出色的法国天文学家,叫罗赛达,于1860年7月18日观察月食,发现新月的两个尖角圆乎乎的,像被切掉了。哼,这个现象只能是阳光穿过月球大气层时的折射造成的。这个现象,不可能有别的解释。”

“可这个事实靠得住吗?”

“绝对没错!”

会场上又一阵窃窃私语,这回转而支持会议请来的英雄。那个对手一下子沉默了。阿当很有风度,并不因为占了上风而露出得意的神色,只是淡淡地说:“看,亲爱的阁下,千万别说月球上绝对没有空气。或许那儿的大气层特别稀薄,但是,目前科学上还是普遍承认那儿有大气层的。”

“山里没有,绝对的。”陌生人还是顶了一句,心里不服气。

“山里是没有!不过山谷里的底部有,也不过就几百英尺厚。”

“不管怎么说,你可要千万小心,那儿的空气稀薄得可怕。”“善良的阁下,一个人怎么也够用了。还有,一登上月球,我就尽量节省,不到万不得已,我不喘气!”

会场上一阵大笑,直冲这个神秘的阿当的耳鼓,他凶狠狠地环视了一下听众。

“我说,”阿当说道,神态已不再剑拔弩张,“既然在月亮有大气层的问题上我们统一了看法,那我们也就承认那儿有些水吧。这会让我非常愉快。还有,善良的人,请允许我再说一件观察结果。我们只了解月球的一面,如果它面对我们的这一面几乎没有多少空气,那么它背对我们的那一面就可能会有充足的空气。”

“说这干嘛?”

“因为,月球的形状实际上像个鸡蛋,这是地球引力的作用造成的,而我们看到的只是它较小的一端。根据汉森的计算结果,月亮的重心在另外的那个半球。所以我们的这颗卫星从它一形成开始,大量的空气和水就被重心吸到那个半球去了。”

“纯粹是胡猜!”陌生人又吵吵起来。

“不是胡猜,是纯理论,纯力学理论!我认为,要想驳倒这个理论难上加难。我呼吁大会表决,让大家说说月球上生命能不能生存?”

30万听众立即鼓掌表示支持他的说法。阿当的对手还想说点儿什么,但根本没人听,叫喊、谩骂像冰雹般袭来。

“够了!够了!”一些人在喊。

“滚出去,你这个半路杀出来的!”

“把这家伙赶出去!”另一些人叫着。

但陌生人倔强地紧紧抓住台子站着,一动不动,等待着这场风暴平息下来。要不是米歇尔·阿当做手势让会场安静,风暴马上就会达到令人恐怖的程度。阿当是有风度的人,不能在这样的关头沾对手的便宜。

“您好像还要说点儿什么?”他和蔼地问道。

“是的,还有成百上千的话,准确地说,不,我只说一句!如果你坚持要到月亮上去,除非你是个……”

“你这个卤莽的家伙!你想说我是个什么!我已经请求我的朋友巴比康造一个锥形圆柱体炮弹,这样我就不至于会像只松鼠一路打滚儿了。”

“但是,不幸的人,一开炮你就会被巨大的后坐力挤成肉酱。”

“可敬的对手,你这回算指出了真正的,也是唯一的难点了。但我充分信任美国人的聪明才智,不相信他们攻克不了这个问题。”

“但炮弹穿过大气层摩擦产生的高热量怎么办?”

“哈!弹壁很厚,而且我很快就能出大气层。”

“但是,食物和水呢?”

“这我计算过,我带的给养够一年的,而我的行程只需要四天。”

“在炮弹里面呼吸用的空气呢?”

“我自己用化学手段制造。”

“在月球上着陆那一下可够劲,如果你真能上去的话。”

“比起地球来,在月球上坠落危险性小六倍。因为在月球上,重量会缩小到原来的六分之一。”

“那也会把你像玻璃一样摔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