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高空遇险 第四章(第2/4页)

河水很清澈。水手相信在海水还没有随着涨潮倒灌进来的时候,河水是清甜可口的。饮水的问题解决了以后,赫伯特就动身去找可以容身的山洞了,可是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到处都是平滑陡峭的石壁,费了好多工夫也没有找到像样的地方。

但是,在潮水的冲击地上面,一大堆岩石在大地的剧烈震动下叠了起来,这种高大的岩石堆造成的可不是普通的岩洞,而是在花岗石产地常见的所谓“石窟”。

钻进岩石堆以后,潘克洛夫和赫伯特沿着沙路走了很远。因为阳光可以从石缝照射进来,里面的光线并不显得暗,有些石块像奇迹似地保持着平衡。它的平面图特别类似印刷体中的“&”字,也就是拉丁文“和”字的缩写。伴随着阳光,风也钻了进来,形成了一般的过堂风,当然,外面的寒气也跟着风钻了进来。但是,水手却认为“石窟”里是可以居住的,只要用沙石把一部分石缝堵住就可以。这话不假,他们如果想利用它的下面安身,只需要把上面的那个口堵住,把强烈的西风和南风挡在外面就可以。

“孩子,我们有活要干啦!”潘克洛夫说,“假如我们能够找到史密斯先生的话,他一定有更好的办法来利用这座迷宫。”

“我们肯定能找到史密斯先生,潘克洛夫,”赫伯特大声说,“一定要让他在回来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成为了一所像样的住宅。假如我们要在左边通道里生火,那再留个出烟的洞口就可以了。”

“孩子,那并不难,”水手回答,“‘石窟’足够我们用了。在动手之前,我们首先得去弄些柴禾。风吹进来的时候好像鬼叫似的,我们可以用树枝来堵塞这些石缝,这样耳根子会清净很多。”

赫伯特和潘克洛夫离开“石窟”以后,就从那个拐角转过去,爬到河的左岸上。一棵枯树正被湍急的水流冲下来。现在已经可以看得出来,潮水在上涨的时候必定会有力地把它推回很远。于是水手考虑到在运送较重的东西时恰好可以利用潮水的涨落。

水手和少年在走了一刻钟以后来到了河流向左弯曲的拐角处。河水在这里流过一片美丽的森林。这些树木即便是在秋天依然保持着苍翠的颜色。在地球上的各个区域,从较冷的北方地区一直到热带,到处都有这种松柏科的树木。散发着一股清香的喜马拉雅杉被这位少年博物学家认了出来,枞树夹杂在这些美丽的杉树中间,它们那浓密而宽阔的伞形树枝向四周尽量伸展着。在走过深草丛的时候,潘克洛夫踩上了那些枯枝,他的脚下随即传来鞭炮一样的响声。

“孩子,”潘克洛夫对赫伯特说,“虽然我不能准确叫出这些树的名字,但是我们或者可以叫它‘柴树’,它现在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

潘克洛夫和赫伯特注视着“石窟”

“那我们多弄点儿回去!”赫伯特边回答,边去收拾地上的枯枝。

由于地上到处都是枯枝,他们根本不必去折树上的,收集柴禾的工作几乎毫不费力。燃料的事情解决了,可是怎样把这些燃料运到他们的住处呢?这个问题一时难住了他们。这些柴禾都很干燥,燃烧得肯定很快,所以一定要尽量多搞点回去!就目前两个人所能带走的数量,据赫伯特估计,还不够用。

“孩子,”水手说,“无论什么事都有解决的办法,现在我们得想个法子把这些柴禾搬回去。当然,如果我们有一辆大车或者一艘船,这些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我们没有大车或者船,”赫伯特说,“但是我们有河。”

“是啊!”潘克洛夫说,“我们可以制作个木筏出来,这样河道就能够成为我们的自动运输线。”

“但是,”赫伯特说,“现在我们这运输线正在涨潮,方向是不对的。”

“我们可以等到退潮,到时候就没有问题了,”水手回答,“我们可以先做好木筏,到时候我们可以凭借着河流把燃料运回‘石窟’。”

水手带着赫伯特,径直向河边走去。他们两个人尽各自的力量把成捆的柴禾搬过去。河畔的草丛里大概从来没有人到过,在那里他们发现了大量的枯枝。堤岸形成了一个小港,那是因为堤岸的一部分突入了河里,减缓了水势。潘克洛夫马上就开始制作木筏了,他和少年就在堤岸的小港上准备了几根粗壮的木头,用爬藤将它们绑到一起,一只木筏就这样造成了。捡来的柴禾被他们堆到了木筏上,如果这些柴禾靠人往回搬,恐怕二十个人也搬不完。工作在一个小时以后就完成了,木筏系在岸边,一切就绪,只等退潮了。

还有几个小时才能退潮,潘克洛夫和赫伯特商量好以后,就决定爬到高地上去,看一看周围更远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