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3页)

张学成在旁边捧气氛,“赵姐这样的哪需要沾光,就你自己也够年轻的了。”

三人气氛很好的进了店里,先照常给照相馆做了卫生,等了十几分钟,梅珍也风风火火地来了,大清早地就出了一脑门儿的汗。

“小张,你扛架子,雪梅,你去收拾两块打光板,拍集体照的时候可能会用到。橙子,你就负责收拾化妆箱,我来拿相机。”

还没歇口气,梅珍就吩咐下来,大家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儿,纷纷按照梅珍的安排去做事。

十分钟后集合完毕,四个人坐上梅珍提前叫来的一个三轮车,风驰电掣地赶去了张丽丽家。

这次出外活儿可算是大任务了,他们先是要在张丽丽娘家拍一组照片,新郎来接人要拍,路上的自行车接亲队也要拍,饭店里的酒更别说了。

在赵橙看来,其实这就是类似于十几年后的婚礼跟拍。

不过那时候是录像,而现在是拍照片,主要也是局限于小城市的拍摄器械。

到了张丽丽家,门都不用敲,里面的人一看见赵橙他们四个人的样子就知道他们是照相馆的,赶紧就把人给迎了进去。

梅珍带着赵橙他们先笑盈盈地给张家人贺喜,然后就是赵橙带着毕雪梅过去给张丽丽整理婚纱,而后梳头发戴头纱,最后就是化妆。

这个过程中张丽丽的妈妈一边抹眼泪一边催着梅珍这个画面拍一张那个画面拍一张。

要知道这会儿都是用的胶卷,让拍了只要没拍废,那可都是要算钱的。

梅珍听了张妈妈的话特别高兴,一边拍还一边跟张妈妈夸张丽丽长得好嫁得好,总之什么都捡好的说,既得了好感又哄得张妈妈高兴。

张妈妈又让她多拍了几张家里其他人其他地方的照片,说是要做好几个相册,“家里就这么一个闺女,一辈子就嫁一次,今天的这些画面都好好留下来,等以后老了脑子糊涂了,翻出来看看就又记得住了。”

张妈妈感慨万分,眼睛都擦红了。

赵橙看得都难受,想着要是穿越前她爸妈没死,估计她出嫁的时候她妈那心软的性子怕是也要这么哭一回。

可惜没有要是假如,赵橙也就感慨得鼻子酸一下,不至于真红眼眶掉眼泪。

张丽丽也被她母亲的情绪弄得几次湿了眼睛,赵橙也只能笑着哄她,或者跟她聊聊天转移她的注意力。

这会儿可没有防水的眼妆,张丽丽再哭下去赵橙都不知道该怎么给她上眼妆了。

结婚真的是忙得跟打仗似的,赵橙他们这里忙得差不多了,张丽丽又提议让赵橙给她妈以及嫂子也画个妆,赵橙自然没拒绝的道理,于是又给两人画了妆。

有看得眼热的伴娘也想画,扯着张丽丽说了几句话,张丽丽就又找上了赵橙。

幸亏新郎那边来得快,赵橙都怕其他围观的女同志也要跑来让她画。

赵橙倒不是嫌弃累,可也不能凭白无故就让她免费消耗店里的化妆品吧?特别是现在护肤的概念还不是那么普遍,黄海省本地人绝大部分皮肤都很干燥,单单是做妆前保湿就废了不少大半瓶上好的润肤霜。

新郎官接亲团来了,梅珍跟张学成就成了主力军,主要负责拍照。

赵橙就带着毕雪梅收拾化妆箱,另外梅珍放在旁边的包啊胶卷盒之类的也注意收拾一下,免得不知道的人打开看了或者一屁股坐到了。

“噢噢噢新娘子好美啊!”

“哇老周有福气啊!”

“快快快,帮着找鞋子!”

接亲团的都是一群年轻小伙子,一拥而入顿时就把原本还算宽敞的房子挤得人满为患了。

赵橙抱着化妆箱努力背贴着墙往边上让,还好这会儿不会闹得太凶太低俗,等到一对新人站在门口吃了汤圆新郎背着新娘走了,一屋子人也陆陆续续往外走,赵橙这才松了口气。

结果扭头一看,梅珍张学成以及跟着新人去前面拍照去了,就剩下毕雪梅不知所措地站在旁边。

赵橙冲她招招手,“走吧,咱们也赶紧跟上!”

毕雪梅这才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噢”了一声赶紧跑过来挨着赵橙。

赵橙笑着摇头,“你这样可不行,大方一点,咱们是出来工作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别傻站着。”

毕雪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认真点头表示知道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学以致用。

新娘子家里经济条件不错,新郎家就更好了,接亲团直接全部都是二八杠自行车,足足有三十多辆。

此时这些自行车全都扎了红布绑了彩色塑料花,把手上还飞着两只彩色气球,还挺浪漫的。

跟着下来的女同志们看得一个个瞪圆了眼张嘴发出赞叹,赵橙也看得挺稀罕的,完全能想象一会儿回去的路上得吸引多少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