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恐龙复活(第3/4页)

最古老的DNA可以追溯到50万年前,DNA的半衰期意味着DNA序列在150万年后就无法读取,在680万年后就会被完全降解。而恐龙时代距今已6 500万年,这也让侏罗纪公园只能存在于科幻作品中。假如恐龙的DNA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被提取出来,那么复制恐龙的基本过程便是克隆。(“克隆”这个词源于希腊语中的“枝条”,也就是植物中的扦插或压条繁殖的意思,即用枝干产生新的个体。)这一点在科幻作品中已司空见惯。

科幻作品中的克隆通常有两个明显的错误:克隆体和母体一模一样;克隆可以瞬时完成,或者只要几个小时到几天就能完成。在真实世界里,克隆虽然确实是一种复制,但这是基于克隆体和母体拥有相同的DNA。然而,生物体绝不是基于DNA的简单复制品。实际上,在生长的不同阶段,相同的DNA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环境可以使基因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我们都见过自然的克隆体——同卵双胞胎,他们彼此间存在显著的不同。

人工克隆也有类似的情况,虽然我们已经拥有克隆技术,但这个技术本身并不容易成功。第一只克隆猫CC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理论上CC应该和它的母体一样,但是它的母体是只虎斑猫,而CC的身体却是一半白色一半黑色。就像其他克隆体一样,CC需要经历正常猫的出生和长大的过程。想在某间神奇的克隆室里一夜间就复制出一模一样的个体是不可能的。

当我们了解到DNA的性质和细胞的工作方法后,克隆技术看上去就只是简单的操作,但是其实不然。克隆不像两性繁殖那样把两个个体的遗传信息合二为一,而是复制一整套基因。1996年,人类首次用母体的遗传信息克隆出哺乳动物——绵羊多利;对于多利来说,它的遗传信息来源于乳腺,这也是这只克隆羊以美国乡村音乐天后多利·巴顿的名字命名的原因(她的胸部异常丰满)。多利的“妈妈/姐姐”早就去世了,它的细胞是在实验室中培养的,而不是从活的动物体中直接得来的。实验人员将未受精的卵子的细胞核放入供体细胞中。

和怀旧科幻作品《弗兰肯斯坦》中的情节类似,微弱的电刺激帮助细胞核和卵细胞融合,继而变成了多利,并开始了细胞分裂。新的卵细胞被植入代孕母亲体内,像正常的细胞一样生长,过了一段时间,多利出生了。它看起来是只正常健康的绵羊。以上描述只是真实历史的简化版本。如果克隆真的这么简单,克隆体早就已经遍布世界了,少数声称已经成功克隆出人的科学家早就自豪地把克隆人拿出来展览了。事实上,克隆哺乳动物实属不易。

即便是克隆多利也用了许多年。虽然相同的技术早就在两栖动物青蛙身上实验成功,但对于哺乳动物来说确实很困难。突破点在于使用和原设想状态不同的细胞。很多时候,我们身上细胞的分裂速度不像胎儿那么快。原来的设想是用高速分裂的细胞,而苏格兰的罗斯林研究所则使用了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胞成功克隆出多利。这些细胞一开始处于分裂状态,在被去除了营养物质后,细胞停止了生长。出人意料的是,这些休眠细胞竟然起到了效果。

虽然细胞已经开始分裂,但是问题并未解决:这些休眠细胞核在被植入卵细胞以后并没有继续生长。在首批276个样品中,只有29个显示出生长迹象,而它们在被植入代孕母体后,只有一个——多利——存活下来。不管怎样,我们有了多利。但克隆事业会越来越繁荣吗?我们有能力克隆一切吗?如果有合适的遗传信息,我们就能克隆恐龙吗?

不一定。动物克隆技术确实越来越成熟,但依然有许多问题。用于克隆的基因可能在克隆的过程中受损。克隆有点儿像用锤子和凿子修理瑞士名表,幸运的话确实可以修好,但更多情况下会造成损坏。有关克隆动物的后续实验已经证明,克隆过程会改变DNA,损伤重要的基因,产生不能存活的胚胎。这些问题在猴子、类人猿身上更严重,所以克隆技术很有可能不能产生健康的人类。当然,相较于恐龙,我们更了解人类自身和家畜。

有些人会说,克隆永远是个难以确定的过程,失败案例无法避免。当然,哺乳动物的克隆成功率非常低,大概只有0.5%—1.5%的概率会培育出看上去健康的幼崽。虽然克隆技术越来越完善,但成功率却没有什么改观。许多问题都是在胚胎形成后,乃至动物出生后出现的;如果相同的技术应用在人类身上,那么任何失误都是不能接受的。如果一个完美的克隆人需要以成百上千个有缺陷的克隆婴孩为代价,这在道德上是没有人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