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送子远行(第2/14页)

四人立在岸边,等地下实验室开门。为了保密,此处的规矩是等快艇远离之后才开门。四人随意闲聊着,欣赏着水天一色的风光。姬人锐多次来过这儿,比较熟悉,指着前边一道石坎说:

“门就在那儿,但伪装得很好,外边根本发现不了。”

放眼望去,小岛保持着荒凉的原貌,几乎没有人工留下的痕迹。半人深的茅草在秋风中抖动着,荒岛没有沙滩,水边是拍岸浪冲刷过的白色硬土,坡度平缓处堆着一些类似细沙的东西,但仔细看并不是细沙,而是贝壳的碎屑、粘土颗粒之类。浅水中偶然可见活的贝类,也有小鱼倏然往来。但岛上景色比起姬人锐上次所见也有不小变化:青白色的茅草中嵌着很多深绿色的斑块,多是生命力强悍的野菜或野化过的农作物,如苋菜、灰灰菜、马齿苋、扫帚苗等。低矮的黄豆与茅草纠缠在一起,豆荚已经由青转黄。也有低矮细小的燕麦、高粱和粟子,大都已经结实。草丛中,众多的蚂蚱在草尖上飞行,在疏草处蹦达,密度相当大。大家知道,这些都是数次飞播的结果,是为新人类准备的食物。

视野中也能看到几根细长的石柱,与周围景色相比有些突兀,晚霞为它涂上半边红色,石柱顶上的摄像头在微微转动。这种石柱共有25处,是荒岛地面上唯一的人造物。

门开了,乔治在门边向他们招手,四人快步进门,门随即关闭。地下室不算太宽敞,二百多平方的样子,室内只有乔治和一位女助手。此刻女助手正伏在一个巨型屏幕前,屏幕分割成25个画面,展示着全岛的景象。画面大都是荒岛原貌,只有五个画面上各有两枚白色的“人蛋”,有的位于岗坡,有的位于水边。乔治做一个示意,女助手把某个分割屏幕切换成整体画面,再放大成近景。镜头中两枚人蛋平卧在水边缓坡上,外边包着一层透明的柔性物质,透过外壳能看到黒色的蛋壳。乔治说:

“现在显示的是1:1的画面,所以你们看到的是真实大小的人蛋。去掉蛋外的轻云材料覆层,实际大小和成人头颅差不多。”他用的是汉语。这位生物学领域的天才也是个语言天才,这些年他的汉语已经说得倍儿溜了,语调中还带点儿老北京的油子味儿。

“是黑色的?”林秉章笑着问,“我总认为蛋壳都是白色的,或是有斑点的。”

“它是靠阳光孵化,使用黑色蛋壳容易吸热。你们来得正好,这两枚马上就要破壳了。它们已经孵化了一年半。你们知道的,为了让他们破壳而出时足够强壮,我在设计时有意把孵化时间大大拉长。所以它们不该被称作胎儿,我杜撰了一个名称,叫胎幼儿吧。”

“听说你设定的孵化温度是37.8度,和鸡的孵化温度一样。但你是依靠阳光孵化,白天可以到这个温度,晚上呢?”林秉章问。

“那层透明的轻云覆层可以让阳光透进去,但阻止热量向外散发,保暖性能绝佳,而且在温度超过38摄氏度时覆层变得不透光,这样可维持一个恒定的孵化温度。”乔治笑着说,“有关技术细节一时说不完,等闲了再告诉你们。反正好多方法都是从鸭嘴兽、鳄鱼、乌龟、黑熊那儿剽窃的生物专利,再加上一些人类技术,来了个集大成。”

褚贵富摇摇头:“但没哪种动物的卵需要孵化一年半。你咋保证这些人蛋冬天不结冰?”

乔治赞赏地看看他:“你倒是问到了关键处。冬天阳光太弱,即使有轻云覆层也无法保持那个温度。但人蛋真正的孵化期其实只有28天,比鸟类稍长,是在夏天进行的。其后的孵化过程,实际是一个温血动物窝在蛋壳内冬眠,依靠壳里的蛋黄蛋白来长身体和保持体温。”

“噢,是这样啊,你们这些大脑袋科学家真是厉害。”

鱼乐水突然说:“看,这枚人蛋在动!”

乔治说:“这两个月来经常动的,我们称之为胎幼儿的梦游。它马上就要破壳了,各位先生女士,我这会儿反倒临事而惧了。尽管我的设计非常严格而谨慎,尽管它们确实已经如我设计的程序进行着正常的孵化,尽管X光摄像已经显示壳内是正常的人体,但我还是心里没底。比如他出生后是否不会两足行走而只能爬行?要知道他们不会有大人来教走路,而动物基因中四足爬行的程序更为强大。甚至他们出生后会不会喝水?我都不敢保证。”

褚贵福不客气地说:“是个活物都知道渴了喝水,要不干脆让它死球算了。”

乔治苦笑着说:“对,老褚你说得对,每种生灵都具有这种本能。但在生物学家眼里,所有‘本能’终归是用技术途径来保证的,它应该是隐藏在DNA中的一套严密程序,包括对体液内缺水状态(渴)的不间断监控,包括对水的物理性质的辨认,包括‘渴’与喝水动作之间的联动,等等。这样的生物程序肯定是存在的,只是现代科学还没有过细地破译。生命是大自然妙手偶得的至宝,又经过四十亿年的锤炼,科学还远未探知它的全部秘密。我是一个胆大妄为的家伙,肆无忌惮地篡改了上帝的原设计,可是在我的改制过程中是否无意毁掉了原有的‘喝水程序’,真的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