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回归(第2/3页)

这个消息对整个天下都是一次巨大的震动,尤其袁家的门生故吏无法接受左小右的军事政变,纷纷汇聚力量,准备讨伐左小右。

但天下最精锐的部队几乎都在北方,当这些人的力量刚刚汇聚起来的时候,就被北方的骑兵部队冲了个七零八落。如此雍州、兖州、徐州、扬州等地纷纷落入左小右掌控之中,而之后孙坚更是在左小右一封书信之下,举整个江东请降。

值此,整个天下除去凉州和益州之外,已全部纳入左小右掌控。

益州有山川之险,易守难攻,但益州刺史偏偏是袁绍最不疼爱的次子袁熙,在左小右一封书信之下,没有任何野心的袁熙开城投降,来到洛阳和袁绍等人团聚,接受了全族被软禁洛阳的命运。

如此一来,天下就只剩下西凉未归。

现在的问题有些复杂,因为西凉是曹操的地盘,而且曹操这些年已经打下了西域诸国,论兵员战力并不弱,人口也不少,而且曹操虽然瞧不起袁绍,却无法抹消多年的友情。如今左小右犯上作乱,究竟是投降?还是全力抵抗?成了曹操需要考虑的问题。

左小右这边刚刚改天换地,很多地方的执政问题需要解决。好在左小右在南皮培养了一大批的学生,又在荆州那些年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学校毕业生。

学校都是左小右一手建立起来的,那些年在荆州的影响力依旧在,所以左小右刚刚改天换地,这些毕业生们就有了一种‘天子门生’的感觉,左小右一声令下,自然有很多毕业生主动投靠,依靠这些毕业生,左小右完全可以解决各地官员任命的问题。

当然左小右的行为有点犯上作乱的意思,所以‘正名’也成了左小右需要解决的问题。

左小右很喜欢一句话: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李世民这个杀兄杀弟的狼崽子都能被吹捧为千古一帝,左小右好歹没有杀了袁绍全族,只是将其软禁罢了,更何况袁绍上台之后干的事儿不得人心,朝堂之上早已是一片怨言,左小右趁势而起,反倒成了正义之举,顺天而行。

这给左小右提供了不小的帮助,然后左小右就发动舆论,细数袁绍十大罪状,直接把袁绍的名声搞臭,然后又把自己吹捧了一番,改天换地的程序也就差不多了。

之后左小右顺势登基称帝,刹那间汇聚天下龙气,提升了一丢丢的修为。

顺带着,毒岛冴子成了皇后,貂蝉她们也成了嫔妃。最高兴的就是蔡琰和黄月英,她们终于不用偷偷摸摸跟着左小右了,她们虽然不是正妻,但她们却是天子的嫔妃,比任何正妻都要尊贵。

蔡邕和黄承彦这些年承受的压力也终于卸了下来,很高兴自己的女儿能有这样的结局。

之后一年,左小右尽全力在保证国家安宁的情况下排除异己,让自己国家的地方政令可以通达,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学校,实行五年义务教育,并鼓励工农商业,全力发展国内民生经济。

左小右知道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无非就是民生经济罢了。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老百姓的生存问题是一切的基础,而老百姓要生存,农业是立国根本,工商业就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助推器了。

在左小右熟门熟路的治国政策下,天下很快稳定下来,而一封书信也传到了正在西域的曹操手中。

曹操这些年其实很快乐,自从在袁绍手中得到征西将军的军衔后,曹操就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现如今西域诸国已经被曹操完全打了下来,而且在这里推行汉化教育,试图将西域打造成华夏的又一个州。

只不过曹操在努力奋斗的时候,袁绍却自己作死,导致左小右推翻了他的统治,自己成了皇上。这个消息曹操早已知晓,对这种结果有些恍惚。

遥想当年第一次见到左小右的时候,曹操就在他身上感觉到了一种不安定的气息,当时他不知道这种气息是什么?但现在他知道了,那就是不居人下的天子气息。

“原来左小右从一开始就有不臣之心。”曹操终于懂了,但已经晚了。

不论智谋还是武力,左小右都是天下公认的第一人,那么这样一个样样比人强的人登上皇位,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看着左小右写给自己的书信,曹操沉默了许久。

半月之后,左小右接到了曹操的回信,看完之后不禁摇头。

“曹伯父如何说?”蔡琰轻声问道。

“他想做镇西王。”左小右把书信递给她:“若是袁绍,也许还会答应,但朕可不是袁绍之流,曹操未免异想天开了。”

蔡琰看完书信上的内容,轻叹一声:“整个西域都是曹伯父打下来的,有此要求也算合乎情理,只是他忘了身为臣子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