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冰雪聪明的文坛奇才丹·西蒙斯(第2/2页)

二〇〇七年一月,《极地恶灵》在美国上市。华盛顿邮报形容它揉合“要将历史事实、人性恐慌及古老神话混合成一体,难度高于在薄冰上行走,没有西蒙斯这般炉火纯青的叙事功力的人,肯定早就跌落冰层底下”。这部近八百页的史诗巨著一推出就气势如虹,迅速攻占纽约时报、出版者周刊、洛杉矶时报等七大主要排行榜,总印量突破十万册,终于让西蒙斯跻身主流畅销作家之林。

到了年底,更是捷报不断:今日美国报把《极地恶灵》选为年度十大好书,独立书商协会选为年度十二本佳作,史蒂芬·金也选为年度十本私心推荐好书。接着亚马逊网络书店二〇〇七年度的年度百大书单出炉,《极地恶灵》赫然名列其中,而且更被选为科幻/奇幻类年度之最。

这下西蒙斯愣住了:这不是科幻呀!《极地恶灵》固然带有几分灵异色彩,真要说是“奇幻”或者“恐怖”也行,但这是他自《尹甸之火》(Fires of Eden)写马克·吐温和《弯构工厂》(The Crook Factory)写海明威之后,第三度以真实人物为主角,是一本如假包换的历史小说。

他不死心,跑了一趟家附近的书店,果不其然,《极地恶灵》被归在“恐怖”类。西蒙斯忍不住嘀咕:珍·奥尔的《爱拉与穴熊族》被放在“文学”底下,《极地恶灵》却被当成“恐怖”小说。他不禁想起《冰与火之歌》作者乔治·马丁多年前的一番理论:小说家从亨利·詹姆斯和史蒂文森之后便分道扬镳,詹姆斯的后代是“严肃”作家,史蒂文森的追随者则成了“区区”类型作家。

话说两人当年在杂志上有过一番论战,詹姆斯认为小说来自经验,但不应受限于经验,惟仍需以现实为依归。他举《金银岛》为例,指其违反了写实小说的要素,因为“我有童年,但我不曾外出寻宝。”史蒂文森撰文反击:“如果詹姆斯先生不曾外出寻宝,显然他没有童年。”

对奇幻/科幻作家而言,是否被主流文坛接纳,或者永远被标记为通俗/类型写手,一直是个微妙的两难。像西蒙斯这样无视类型限制,写什么像什么的“自由”作家,终究也难免在意自己的定位。不过《极地恶灵》毕竟是他出道二十年来最畅销的作品,就算被人当成“恐怖”小说,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我倒是想起知名博客“顽固老书虫”对《时间回旋》所下的批注:“强力推荐给所有喜欢有深度、有文学性和内涵的小说的读者,管他什么类型。”现在就请翻开《极地恶灵》,到那遥远的冰封时空走一趟鬼门关,见证人之将死的呓语、梦魇和疯狂。我敢保证,这会是你今夏最佳消暑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