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信息旋涡与白头海雕(第5/10页)

这则信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然而,萧菁感受到的可不仅仅是文字。文字所包含的写作者的情绪、态度,甚至写作者自身的阅历,也都尽数呈现到了萧菁的脑子里。

就萧菁此前所知的种种迹象表明,质疑者所说的内容基本上是真实可信的。

上次去拜访靳灿伯伯,询问对《世纪谎言——把靳灿拉下神坛》的质疑时,靳灿伯伯对萧菁说:“你不能从我这儿得到标准答案,你应该做的是自己去寻求答案——你自己的答案。只要不固执己见,拘泥于世俗之争,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地质史的高度,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找到你自己的答案。”

那么,现在就开始寻找吧。

萧菁舞动双手,在风的旋涡里自由地上下翻腾,随手触碰,采撷那些浸入式上网者留下的信息,有或精致或粗糙的文字,有或认真或随便的语言,还有精心制作的图片与视频。

不同的信息给她带来全然不同的体验与感受。

她放纵开来,不管任何人的感受,尽情释放自己,毫无顾忌地宣泄自己的情感。笑就笑得前仰后合,哭就哭得稀里哗啦,愤怒了就骂上100句粗话、脏话、龌龊话……

她在信息的旋涡里飞舞盘旋,无数的信息在她与量子寰球网之间自由来往。她犹如饥渴的海绵,不受控制地吸收着一切。酣畅淋漓已经不足以形容她此刻的感受,她愿意在酣畅淋漓上加一个10次方,写成大大的能让任何人看见的:酣畅淋漓10。

忽然间,传来一阵鸟叫声。那是相思鸟的声音。但这里哪儿来的相思鸟呢?萧菁疑惑了,正想把这莫名其妙的鸟叫声抛在脑后,就看见风之旋涡忽然停住了,就像被冻结一般。她自己的身体也变得僵硬。这是出问题了吗?还在疑惑中,空中飘来一个声音:“亲爱的萧菁,你的上网时间已经结束,请安全退出,谢谢你的合作。”

半个小时就这么过去啦?萧菁不无遗憾地想。那扇门出现在她身后,她转身,推门进去。这次,没有回到刚才看到过的街道,而是直接回到了现实。

她一个人躺在404号太空城冷冷清清的寝室里。

没有风之旋涡。

没有无穷无尽的信息。

更没有酣畅淋漓的感受。

04.

萧菁想立刻进行下一次浸入式上网,可植入系统拒绝了,说至少需要六个小时的冷却时间。这让她愠怒而又无可奈何。

难熬的六个小时好不容易过去了,萧菁几乎掐着秒数进行着倒计时,在冷却时间结束的一刹那,她已经进入了量子寰球网,再次来到那条熟悉的街道。这次,她百分之百敢肯定,这就是少年时奶奶家的那条街道。当她再次推开门走进去时,豁然发现,她进入的不是风之旋涡,而是一座庞大的环形图书馆。往上看不到尽头,往下也看不到尽头(这里的上和下其实只是萧菁的主观感受,脚那边是下,头那边是上,当萧菁在半空中旋转时,上与下,左与右,也跟着不停地调换)。书架古朴典雅,木头的纹理清晰无比。码放的书说不上整齐,但本本都是大部头。萧菁随手翻看,都内藏海量的信息。

萧菁明白了,这浸入式上网也有不同场景,使你永远有新鲜感。

第三次是一团燃烧的火焰,萧菁置身于火焰之中,只能略微感受到火的温度,而不同颜色的火焰代表着不同性质的信息。

第四次是一条在平原上奔涌的河流,萧菁沿河行走,洗手的时候就能吸纳感兴趣的资料。

第五次是一条热闹非凡的街道,来来往往的商贩高声叫嚷,售卖各种东西,拿到萧菁手里也就变成了她所喜欢的故事。

第六次是一列在星海之间风驰电掣的列车,窗外每个星星都是一段视频。你要是倦了,可以坐在车厢里,一动不动,任由列车载着你在星海之间穿梭。

第七次是撒满贝壳的海滩,拾起每一块都是历史。

第八次是幽暗的森林里弯弯曲曲的小径,堆满了金灿灿的落叶。

第九次是玉米地切割成的移动迷宫,每走100步,就会变化一次。

…………

每一个场景都那么美轮美奂,令萧菁沉醉其间,难以自拔。有时她甚至觉得,之前的23年全部白过了,她的人生,从第一次浸入式上网才真正开始。

当然,网络上也不全都是好消息。她收集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就像干涸的沙漠,突然遭遇前所未有的暴雨,于是任由那雨水在各处肆无忌惮地流淌与浸润。至于雨水是无害的,还是有毒的,她无从选择。

其中一条信息是这样的:

21世纪初,所有的电脑都已经连接在了一起,叫作互联网;21世纪40年代,所有的智能设备都已经连接在一起了,物联网从概念变成了现实;现在,地球上的大部分人也已经借助植入系统连接在了一起,每个安装了植入系统的人不仅是上网的人肉工具,同时也成为网络的一个人肉节点,是不是该叫人联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