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军方项目(第2/6页)

“他们出来了。”桑中平这句话,把颜安格从回忆里拉回了眼前的场景。接机通道的另一端,还是那个平头胖子夏太平,举起了手,正向这边打招呼。桑中平赶紧迎上去,依旧同数年前一样,拥抱在一起。

“来,中平、安格,我给你俩介绍一下,这位是总参谋部二部七局的李中校。”大概是因为颜安格成了桑太太,夏太平对她的态度也恭敬了很多。听到夏太平的话,颜安格这才看到,在夏太平身后数步之远,一个拖着行李箱的军官正朝他们走来。

“李巡洋。”那位身材挺拔的军官,向桑中平和颜安格伸出了手。

接风宴司空炬也参加了。吃完饭后,颜安格一个人回了家。桑中平、司空炬则同北京来的客人一起到了公司。在司空炬的办公室一坐下,李巡洋中校就开始向桑中平和司空炬介绍这次合作的情况:“我们从夏总那儿了解到,心通科技在脑电波读心术领域取得了相当程度的突破,领导表现出了非常大的兴趣。经过讨论,决定由总参二部下辖的七局即科技局和三局即武官处联合立项,同贵公司合作,开发大脑阅读军用项目立项。在研发阶段,主要由七局负责。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希望能达到以下几个目的,所以这次专程前来拜访桑总和司空博士,看看有没有推进的可能。只要立项通过,经费就会划拨下来,只是因为要走程序,时间可能会稍长些,两位不必多虑。我在想,前期工作是否可以先着手了?”

“经费不是问题。”桑中平道,“能够为国效力,我感到很荣幸。想必司空博士也是如此。”

李巡洋赞许地点了点头,继续道:“大脑阅读的军用项目,初步希望达到以下几个目的:第一,直接阅读敌方军事人员大脑,破获敌军情报;第二,在情报战中,远距离快速传送己方情报,避免敌方破解;第三,在谈判或军事活动中,通过脑电波发送问题,并诱导对方回答。两位觉得有没有可能?!”

“太难了!”司空炬道,“目前我们所取得的成果,仅仅是能阅读大脑中的图像,而且效果尚不稳定。最重要的是,还得在没有干扰的前提下。如果对方有所察觉,戴上一顶里面布满了金属丝的帽子,脑电波的接收就被彻底干扰了。打一个比喻,如果达到李中校要求的第一步算作走路的话,我们现在的读心能力只能算爬。第二步,实际上已经进入心电感应的领域,可以算作飞行了。而第三步,相当于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控制对方的大脑了,至少是部分控制——简直不可思议。”

“难度肯定有。”李巡洋道,“就现今的认知水平来说,心电感应或许是不可思议,但我想到了人类沟通的历史,哪一次信息传递方式的革命不是匪夷所思的?

“最早,原始人靠肢体的接触和简单的发声来沟通,告诉对方这儿有食物或者有敌人,跟动物没有什么区别。

“后来,语言出现了,心里想的基本上都可以用嘴表达了。前一代的知识、经验可以传递给下一代,人和动物就此分道扬镳,开始成为地球的统治者。

“到了五六千年前,文字出现了,不管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埃兰文字,还是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都突破了靠语言只能面对面交流的局限,达到了跨时间、跨空间沟通的程度。人类从此进入文明社会。

“再后来,雕版印刷术出现,毕昇在中国、古登堡在德国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得人类思想的精华能够得到广泛传播。西方有人说,毕昇的发明虽然在前,但影响并没有古登堡大。对于这种‘欧洲文化中心论’,我向来是嗤之以鼻的,没有中国汉朝的蔡伦发明纸,什么印刷术都没用。

“然后是电话、电视,再到今天的互联网,哪一次没带来人类世界的深刻改变?又有哪一次不是不可思议的?

“我在想,所谓的心灵感应,跟风靡当下的互联网实在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快捷地实现了信息共享,只不过一个靠的是网线连接,而另一个靠的是脑电波连接。”李巡洋道,“不,有了Wi-Fi之后,甚至互联网也不需要依靠网线。准确地说,它们的区别在于:一个连通的是电脑,而另一个连通的是人脑。”

“巡洋,你懂得真多。”夏太平用右手中指敲着茶几,赞叹道,“整天和你们这些大知识分子、大科学家打交道,怎么没把我这个粗人也熏陶一下?”

“我是学信息工程的。”李巡洋微微一笑。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听说互联网的时候,也不相信世界上竟然有这么神奇的东西。但是你看,互联网技术差不多已经颠覆了整个世界的运作模式。”桑中平插嘴道,“数码相机一流行,有130年历史的柯达居然就要破产了。我是个玩相机的发烧友,家里有好几部蔡司、尼康之类的高档相机,但现在根本买不到胶卷,也找不到地方冲洗了。还有一件事,我一个朋友是出版社的老总,上个月听他说,他们都快倒闭了。他手下有个女编辑,是个单亲妈妈,说收入太低根本养不起孩子,给他打报告要停交社保,已经完全顾不上未来了。当然,停交社保不符合国家规定,他最后批复同意按最低档次交。说起来真是心酸。”桑中平十分感慨,“手机阅读出现才几年,就逼得有上千年历史的图书都快要消亡了,这互联网的力量的确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