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死 星(第2/8页)

裴洛拉特看得出神。“都是些细小的行星环。”

“事实上,已在平均大小之上。”崔维兹答道。

“根据传说,在地球所属的行星系中,那颗具有行星环的气态巨星,它的环还要更宽、更亮而且更精致得多,甚至那颗气态巨星本身也相形见绌。”

“我一点也不惊讶。”崔维兹说,“一个故事口耳相传上万年,你认为它会被愈说愈小吗?”

宝绮思说:“它实在美丽。如果仔细望着那新月形,它似乎会在你眼前翻滚腾挪。”

“那是大气风暴。”崔维兹说,“如果选取适当波长的光波,一般说来可以看得更清楚些。来,让我试试看。”他将双手放到桌面,命令电脑逐一过滤光谱,然后固定在一个适当的波长。

原本微微发亮的新月形,突然变成一团变幻不定的色彩,由于变幻速度实在太快,几乎令人眼花缭乱。最后,它总算固定成橘红色。而在新月内部,有许多正在漂移的螺旋状物体,它们一面运动,一面不断或收紧或松弛。

“真是难以置信。”裴洛拉特喃喃说道。

“太可爱了。”宝绮思说。

没什么难以置信,也一点都不可爱,崔维兹难过地想。裴洛拉特与宝绮思都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完全没想到他们所赞美的这颗行星,大大减低了崔维兹解开谜团的机会。可是话说回来,他们为何要想到这些呢?他俩深信崔维兹的选择正确,两人只是陪伴他进行求证,本身并没有心理负担,自己根本不该责怪他们。

他说:“暗面看来虽然很黑,但我们若能看到波长比可见光稍长一点的光线,就能看出它其实是阴暗深浓的火红色。这颗行星向太空放出大量的红外辐射,因为它大到了几乎红热的程度。它已经超越气态巨星,简直就是一颗‘次恒星’。”

他停了半晌,又继续说:“现在,我们暂时把它抛在脑后,开始寻找可能存在的可住人行星。”

“也许真的存在。”裴洛拉特带着微笑说,“别放弃,老伙伴。”

“我尚未放弃。”崔维兹虽然这样说,自己却不怎么有信心,“行星形成的过程太复杂,无法建立一套严格规律,我们只能以几率来讨论。有那个庞然大物在太空中,几率便会降低许多,可是并不等于零。”

宝绮思说:“你何不这样想——前面两组坐标,分别提供了一个太空族居住的行星,那么这第三组坐标,既然已经提供一颗符合条件的恒星,也应该能让你找到一颗可住人行星。为什么还要谈几率呢?”

“我当然希望你说得对。”崔维兹说,却一点也没有感到安慰,“现在我们要飞出行星轨道面,向中心的恒星前进。”

他说出这个意图后,电脑几乎立刻开始行动。他靠在驾驶座上,再次肯定一件事实:驾驶一艘拥有如此先进电脑的重力太空艇,后遗症之一是再也不能——再也不能驾驶任何其他型号的船舰。

他还能忍受亲自进行那些计算吗?还能忍受必须考虑加速效应,并限定在合理范围之内吗?最可能出现的状况,是他会忘掉那些问题,而让船舰全速前进,直到他与其他乘客都被抛向舱壁,撞得粉身碎骨为止。

嗯,那么,他将永远继续驾驶远星号——或是其他一模一样的太空艇,只要他能忍受那么一点点的不同。

由于他想暂且忘掉有没有可住人行星这个问题(不论答案为何),他开始沉思另一件事:他刚才命令太空艇离开轨道面,是飞到轨道面的上方。如果没有必须飞到轨道面之下的特殊原因,驾驶员几乎总会选择向上飞,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严格说来,何必坚持将某个方向想成上方,而将另一侧想成下方呢?太空是完全对称的空间,“上下”纯粹只是约定俗成。

话说回来,在观测一颗行星时,他总会注意到它的自转与公转方向。如果两者都是反时钟,那么手臂举起的方向就是北方,两脚的方向则是南方。而在银河每个角落,总是将北方想象成上方,南方想成下方。

这纯粹是一种规约,可远溯至迷雾般的太古时代,而人类一直盲目沿用至今。一张原本熟悉的地图,如果南面朝上就一定看不懂,必须转过来才显得有意义。除非有特殊状况,否则任何人都会优先选择北方,也就是“上方”。

崔维兹想到三世纪前的一位帝国大将贝尔・里欧思所领导的一场战役。在某个关键时刻,他命令分遣舰队转向轨道面下方,于是敌军一个中队在毫无警戒的情况下,被里欧思逮个正着。后来有人抱怨,说这是一种投机行动——当然是出自输家之口。

如此影响深远且与人类同样古老的规约,一定是源自地球。想到这里,崔维兹的心思又被拉回可住人行星的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