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地 球(第6/7页)

“不大可能,这不符合人类的习性。过去一万两千年来,川陀一直是银河的首都;而且足足有两万年的时间,它都是银河中人口最多的世界,可是川陀并没有将它的自转周期——1.08个银河标准日——强行推广到银河各处。端点星的自转周期则是0.91个标准日,我们也没有强迫各行星用这个时间当做一天。每一颗行星都有本身的当地行星日,用它作为计时的标准,而在处理星际间的重要事务时,就会借助于电脑,将行星日和标准日彼此互换。所以说,银河标准日必然源自地球!”

“为什么必然呢?”

“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地球曾经是唯一的住人世界,因此地球上的日和年,自然就会成为标准。而人类殖民到其他世界时,由于社会惯性,这两个单位很可能继续被当做标准。所以我建立的地球模型,自转周期刚好是二十四个银河标准小时,而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则刚好是一个银河标准年。”

“这难道不会是巧合吗?”

裴洛拉特哈哈大笑。“现在轮到你认为巧合了。你想不想打赌,赌这件事真是巧合?”

“这……这……”崔维兹吞吞吐吐。

“事实上,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古老的时间单位,称为‘月’……”

“我听说过。”

“它显然就是地球卫星环绕地球的公转周期。然而……”

“怎么样?”

“嗯,我的模型中有个相当惊人的特点,就是那颗卫星实在太大,它的直径超过地球的四分之一。”

“从没听过有这种事,詹诺夫。放眼银河,不论哪个住人行星,都没有一颗那么大的卫星。”

“但这可是好现象,”詹诺夫手舞足蹈地说,“如果只有地球才能产生各式各样的物种,还能演化出智慧生物,它就应该具有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

“可是产生各式各样物种和智慧生物,以及其他一切特点,又跟一颗大卫星有什么关联?”

“好啦,现在你问倒我了,我也不知道答案。不过这点很值得深入探讨,你难道不觉得吗?”

崔维兹站了起来,双手抱在胸前。“可是这又有什么困难呢?你只要查查住人行星统计表,找一颗自转周期等于银河标准日、公转周期等于银河标准年的行星。如果它刚好拥有一颗巨大的卫星,你就等于找到了。你说过你‘已经胸有成竹’,我猜这就代表你已经这么做了,也已经找到了那个世界。”

裴洛拉特露出困窘的表情。“嗯,这个,不是如你想象的那样。我的确查过统计资料,至少曾经请天文学系帮我查过,结果——嗯,让我直说吧,根本没有那样的世界。”

崔维兹又猛然坐下来。“但这就意味着你的整个推论都失败了。”

“我倒觉得并不尽然。”

“什么叫并不尽然?你建立了一个模型,囊括所有详尽的细节,结果却找不到实际符合的行星。这就代表你的模型毫无用处,你必须从头来过。”

“不,那只代表住人行星统计表并不完整。毕竟,住人行星总共有几千万颗,其中一些位置非常偏僻隐匿。比方说,有将近一半的行星,其中人口数目并不精确。此外,还有六十四万个住人世界,除了名称之外,有些顶多再附上方位,其他资料一律空白。根据银河地理学家的估计,未登录于统计表的住人行星也许上万。想必那些世界是故意这样做的,在帝政时期,这样做可能有助于逃税。”

“而之后的几个世纪,”崔维兹以嘲讽的语气说,“这样做则可能有助于把自己的世界当成贼窝。有些时候,干强盗比正经买卖更容易致富。”

“这我就不晓得了。”裴洛拉特以怀疑的口吻说。

崔维兹又说:“无论如何,不论地球上的居民作何打算,我认为住人行星清单都该包括地球。根据定义,它是最古老的世界,早期的银河文明不可能将它遗漏。而一旦登录在统计表上,它就不会再消失了。这一点,我们当然可以相信社会惯性的效应。”

裴洛拉特露出了犹豫和为难的神情。“事实上,还真有呢——在住人行星清单中,真有一个叫地球的。”

崔维兹瞪大眼睛。“我以为你刚才明明告诉我,地球并不在那份清单上?”

“清单上并没有‘地球’这个名字。然而,有个叫做‘盖娅’的行星。”

“盖压?它跟地球又有什么关系?”

“盖子的‘盖’,女字旁的‘娅’,它的意思就是地球。”

“詹诺夫,为什么它的意思就是地球,而不是其他的东西?这个名字在我听来毫无意义。”

裴洛拉特的脸孔原本难得有什么表情,此时却好像扮了一个鬼脸。“我不知道你会不会相信——根据我对那些神话传说所作的分析,当年在地球上,存在有好几种不相同的、彼此无法沟通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