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大英帝国的回光返照(中)(第4/5页)

面对这样一副手快有手慢无的群雄逐鹿之局,饶是甘地再怎么推崇非暴力,也只能顺从大流加入了武装起义的行列,然后在他的亲密副手尼赫鲁的协助之下,于恒河口的加尔各答扯起旗帜造反。

虽然造反也造得三心二意,但甘地多年积累下来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实在煞是骇人,起义的信号刚一打出,成千上万的追随者就自备军械粮草前来投奔,眨眼间就席卷孟加拉省,控制了人口稠密的恒河三角洲,之后又继续向着恒河上游进军,夺取了比哈尔省,兵锋直逼德里城下,声势一时无两……反而把钱德拉·鲍斯这个当时的正牌国大党主席给挤得站不住脚,实际上只能控制西海岸的几个省份和土邦。

截止到1946年春天的时候,南亚次大陆的局势大体如下:英国派驻的印度总督韦维尔元帅,手里只剩下一万多杂牌军和一座被四面包围的孤城德里。甘地和尼赫鲁征服了德里以东的整个恒河平原,掌握着印度传统上最精华的核心腹地。穆盟首领真纳控制着印度河流域,国大党主席鲍斯控制着印度西南沿海的孟买省、大半个马德拉斯省和锡兰岛,锡克人控制着东边的小半个旁遮普省。在日本方面的协调下,真纳、鲍斯和锡克人三方实际结盟,隔着英军控制的首府德里,与印度东部的甘地-尼赫鲁集团隐隐对峙。

然后,在称霸东印度和西印度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之间,还夹杂了一大堆的土邦王公和自立为王的军阀土匪,以及从北面的喜马拉雅山压下来,前锋同样打到了德里郊外的尼泊尔人。

……

在管理殖民地的方针上,英国人是典型的只要利润不管人民。在保证利润的情况下,英国人非常愿意把实际的治权交给当地的土著势力,以降低殖民地的维持成本。所以,当英国人统治印度后,并没有去侵犯这些土邦王公的根本利益,而是与这些土邦王公签定了条约:各土邦王公必须承认英国为他们的君主国,愿意接受英国派来的副王(一般兼任印度总督)为印度最高执政者,同意副王控制印度的国防和外交大权。在这个前提下,英国同意保留他们土邦王公的地位,允许他们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自治的权利。

由此可见,英国人并没有把民主理念带给印度,如果它真想把自由和人权送给印度人民,那么它首先就应取消这些封建统治的土邦制度,取消土邦王公的特权。但是,它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与土邦王公们签订了协定,以法律形式承认了这些土邦和王公们的合法地位。由此可见,殖民主义者的真正用心何在。

所以,若认为是英国人给印度送去了先进的思想,英国人给印度输送了革命的理想,英国给印度送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如果有人这样认为,那么,这只能说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

于是,在英国统治印度以后,印度事实上可说是成了两个印度,一个是以新德里为中心由各省组成的印度,另一个是由五百六十五个土邦组成的印度,这些土邦王公依然作为世袭的、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君主,统治着印度三分之一的领土和四分之一的人口。各个土邦之间的状况千差万别,某些富饶的土邦,比如海德拉巴和克什米尔,其面积与人口几乎与欧洲列强不相上下,王公的宫殿里堆满了价值连城的稀世珠宝。但也有一些贫穷的土邦,疆土狭小得仅仅相当于一座公园,王公的家产微薄到近乎乞丐,只能住在破旧的马厩内。

总体而言,印度各土邦的王公们,无论是富有者或者贫寒者,无论是笃信宗教者或者骄奢淫逸者,无论是腐败没落者或者开明进步者,无一例外地对英国忠诚不二,效尽犬马之劳。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他们都为英国慷慨解囊,流血牺牲。甚至组织、装备、训练了数支远征军,在米字旗的指引下,厮杀于各个战场。

即使是到了英属印度殖民地崩溃瓦解的过程之中,印度传统土邦王公的造反态度也并不积极,其中相当一部分王公,甚至为大英帝国忠心耿耿地奋战到了最后一刻,直至被鲍斯的印度国民军打到兵败国灭。剩下一些王公也是在无奈之下拥兵自重,或是投靠相对宽容的甘地一方,或是自立为王,暂时观望。

事实上,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大英帝国的军旗,能够有朝一日重新在南亚次大陆的土地上飘扬。

——虽然作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钱德拉·鲍斯和他领导的国大党激进派,在镇压土邦王公的手腕上远远不能跟俄国布尔什维克相比,充其量也就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废藩置县”、“四民平等”那个等级。具体来说就是废除种姓制度、没收不合作王公的土地、发展工业化等等。但对于这些思想境界多半还停留在封建农奴时代的印度土邦王公来说,这就已经是好像魔鬼一般大逆不道的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