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平髡之策(中)(第3/4页)

接下来,阵焕上尉的黎族山地步兵连,又在数里之外的玉皇山上,发现另一股同样冻得半死的明军小部队,正像没头苍蝇一样在山上乱转,一看到髡贼杀来就跪地请降,所有黎族山地步兵无一伤亡……接下来,根据拷问俘虏获得的口供,一队日本治安军奉命踩着积雪通过苏堤,直扑西湖对岸已经烧成了废墟的灵隐寺,在一番短促的战斗之后,以零伤亡的代价,轻易歼灭了还在这里烤火等消息的明军家丁督战队。

至此,杭州知府衙门策划的水陆两路夜袭计划完全破产,二百多人的出城夜袭部队合计战死九人,被俘二十余人……至于剩下的绝大多数明军究竟消失在了哪里,就只有天晓得了……

……

精心策划的水陆夹攻完全破产,出城偷袭的杭州卫所军“损失惨重”,被寄予厚望的火攻船队也成了大笑话……这一系列的沉重打击,让眼巴巴地期盼着捷报的刘梦谦知府,顿时感到异常失望。

气急败坏之下,刘梦谦知府立刻召来了那些他平日里最看不上眼的“粗鄙武夫”,包括正三品的指挥使和四品的参将之内,都被五品的府尊大人给挨个儿狠狠地叱骂了一番,指责他们没有用心执行自己的“妙计”……正常情况下,对于这样以下犯上的事情,这些大明帝国的高级武官们是应该感到非常憋屈的。但明末的情况显然完全不正常:一方面是因为文贵武贱的大环境,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确实打了败仗,没什么底气。所以,这些武官都只得老老实实地挨骂,让知府大人尽情地出气。

——在明末的江南和内地,因为战事稀少的缘故,武官的地位已经低下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程度,一个普通的秀才就可以对四品的参将不行礼,而七品知县就能对正三品的指挥使随意打骂和呵斥了……

遗憾的是,这些卑贱的武官们老实是老实了,可惜打仗的本领也跟着丢光了……

痛骂完了这些不用心打仗的愚蠢武夫,出够了一肚子窝囊气之后,刘梦谦知府也慢慢地冷静了下来,从此再也不想着出城去与髡贼大战三百回合,凭着功劳来挽回自己的官位了——反正这杭州省府城高墙深,粮草充足,自从大明开国以来还没有被攻破过,想来这一回只要不出岔子,也不会被区区髡贼坏了旧例。

但是,无论这杭州会不会被髡贼攻破,在浙江巡抚带兵出征温州未归,浙江布政使又暂时空缺的情况下,即使成功地守住了省城,这个坐视髡贼肆虐、丧师失地的罪状,恐怕还是要担在自己这个父母官的头上了——即使想要瞒过去也是不可能的,这杭州城里就有个素来跟自己不对付的浙江巡按,天天都在盯着知府衙门的错处,随时准备上奏弹劾呢!所以在无法击破髡贼的情况下,自己如今的第一要务,实际上应该是趁着髡贼就在城外耀武扬威,城中缙绅大户无敢不从的当口儿,从他们身上多榨出一点银子来贴补宦囊。以免日后万一自己被朝廷革职问罪的时候,家人可以拿得出银两到京中大佬们那边为自己去活动。

于是,在“抓紧时间捞钱”这一指导思想的推动下,刘知府以抗髡为名,在杭州全城的富商缙绅之中,火速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规模强制募捐活动,即使是最吝啬的大户,面对着一干小吏的笑脸,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拿出了几百两银子……最后林林总总一统计,居然才一天就募集到了足足十二万两银子之多!

虽然一口气压榨出了这么多的银子,实在是让人喜出望外。不过刘知府到底是个风雅睿智之人,思维比较周全,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这种做法的后患——为了防止哪个大户在横征暴敛之下想不开,一气之下投了髡贼,刘知府预先就组织清客幕僚,搜肠刮肚地写下了《髡宋暴行录》一文,并让人广为抄写和散发。

针对那些家中颇有资财的缙绅,《髡宋暴行录》着重描写了杭州城外那些世家大户的祖坟被刨,祠堂被焚,家产被夺,田地被分给下贱泥腿子,阖家老小被吊死在树上的恐怖场景……从而成功激起了他们的义愤——这些人很快都纷纷叫嚣着“誓与省城共存亡,绝不能让髡贼踏入杭州城一步”!对捐输再无怨言。

至于那些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却还有个童生秀才之类功名在身的穷酸儒生,按照往年的经验,更是需要对他们特别关照——这些人平日为功名所累,虽有地位却无资财,却过得很是不如意,偏偏又有些见识,天天都在妄图“习得文武艺,售与帝王家”,削尖了脑袋想要往上爬,自然是潜在的危险分子。

眼下这澳洲髡贼在杭州城外横冲直撞,势如破竹,而看上去又是颇为粗鄙无文,应该是没有什么读书人的模样,现在去投到他们门下,或许也能谋个好前程——恐怕眼下在杭州城内的这些穷童生酸秀才之中,就已经有那么几个黑了心肝的胆大妄为之辈正在跃跃欲试,想要偷偷勾结这些凶残贼人,里应外合,拿杭州这一城的缙绅富户作为自己的晋身之阶:很显然,若是让他们一旦得逞的话,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