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第2/3页)

“哟。”林沐心乐了,“还写稿子呐?”

之前林茂国就接了一次采访,后来方晓梅把那期有着关于林茂国的报纸买了好几份,仔仔细细把豆腐块裁剪下来,给装进了相册。

“我也说不要再写什么报纸了的。”林茂国捋了捋被帽子压得乱七八糟的头发,笑道,“但是残联那边的领导一定要写,我也没办法。”

林沐心看老爸那副无奈的模样有些高兴,同时又有些腹诽。

那些残联领导八成是被这些人员的就业问题为难得脱发,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愿意接手的企业,那还不得赶紧给他多上几次报纸,让大家都知道,赶紧来残联打听。

接下来几天,林茂国一直都在跑签合同的事情,两三天后,终于把第一批员工的合同都装进了文件盒,放在了人事办公室。

人事已经请到了,只有一个人,是个从国企下来的五十几岁大爷。

这大爷名叫宋高飞,从国企内退后,本来应该天天提着鸟笼到处溜达,偏偏他是个闲不下来的性子,于是就来应聘了。

另外几个部门情况大多是如此,行政部门的主力军,是当初下乡后回城的知青。政府没有余力给他们安排工作,他们只得自己来找工作。

而方晓梅则报了一个会计培训班,力求学会这些东西,好以后接班。

等到二月一号上午八点,已经培训过一个星期的工人们整装待发,在流水线前。

林建国那边已经开始休假,带着放寒假的老婆一起住进了四合院。他们俩的女儿说是晚点儿,学校里的事情都安排好了才会过来。

于是培训的事情交给了林建国,毕竟这条流水线,几乎都是他调试出来的。

林沐心也要自己的事情要做:采办的事情暂且交给了她。

一货车一货车的食材源源不断送入

冷冷库,其中夹杂了多少林沐心从系统兑换出来的东西,她自己也说不清楚。

只有方晓梅在清点时吓掉了下巴:“怎么这么多?”

“我也不知道啊……”林沐心看着天,无辜答道。

方晓梅反复核算了订单,确定就是这么多,才茫然不解的自言自语:“首都就是首都哈,食材居然比咱们小镇子上都便宜!”

满满当当一个仓库,方晓梅琢磨着,怎么也能供应个半年吧?

林沐心表示她什么都不知道。

东西清点过了一道,她低头看看手上的表,道:“妈,快八点了,咱们去车间那边看看?”

“行。”方晓梅收起了物资账本。

林沐心和方晓梅两人穿上工服,带上口罩头套手套等行头,在门口进行消毒后才进了车间。

整个车间里灯光明亮,到处都干干净净,没有一丝灰尘。

每个工人都穿着定制的白色衣服,带着口罩头套手套,力保干净整洁。

八点整,流水线正式启动。

一名工人往揉面缸里倒入定量的各色食材和水,按照培训的那样按下了定好的程序按钮,机器就开始运行起来。

一切都有条不紊,林茂国兄弟俩站在机器旁,全都连带笑意看着机器的运行,仿佛农间地头看着抽穗稻谷的农民老伯伯。

而林沐心注意的则是,每个人都做着手头专属的一项工作,没有一点混乱。他们这些工人,也是流水线的一部分,没有他们,这个流水线不能运作起来。

三小时后,一箱箱包装好的成品沙琪玛从包装线上出来,由工人们搬运到仓库,一箱箱垒好。

百货商场订购了一百箱沙琪玛,一百箱散装椒盐饼,五十箱驴打滚。

如今半数的沙琪玛已经做好,要完成这一整个订单,大概只需要两天的时间。

等到中午,工人们就在食堂开饭,伙食三菜一汤。每个人都有卡,得出示了员工卡,食堂阿姨才给你打菜。

到处都张贴着浪费可耻的标语,林沐心也在食堂吃了一顿,口味还行,是首都这边的口味。

看见公司业务有条不紊的运行,林沐心也就放下心来。

吃完了饭,她就回了家。家里小孩们还没吃饭呢,林军身体不好,估计没有仔细做

饭。

哪知回家一看,两个小孩正好在堂屋里吃饭,菜色居然还很丰盛。

只是林军不见踪迹,林沐心有些不解道:“你爸呢?”

“爸爸在房间里。”林巧脸色有些古怪地撇了撇厨房,眉头锁得死死的。

林沐心这才发现,这俩小孩并没有吃饭。林新正在啃一块粗粮饼干,林巧面前盛了一碗饭,但她根本没有去吃。

还没等林沐心想到这是为什么,厨房里一个人影就端着菜走了出来。

“彭若萍?”

彭若萍端着一叠菜走了过来,将菜放下后挽了挽鬓发,笑道:“你也回来了,吃饭吧。”

这一幕让林沐心目瞪口呆,她有什么资格站在这里说“你也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