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赐婚(第6/6页)

要不,以后还是少哭一点吧。

徐妙书回头就让丫鬟去给她抓药,给她做金匮肾气丸吃。可能肾好了,她就不会那么爱哭了。

徐妙书想完此事,便从小木盒里取出一块润喉糖送进嘴里。

……

一月有余,徐青青发现吴王已频繁来魏国公府六次。

她问过守门的小厮,往年吴王上门,一整年也不超过三次,可见这一月频繁很多。

徐青青打发丫鬟碧螺去徐辉祖那里探消息,徐辉祖与吴王闲聊时,吴王确实会偶尔向徐辉祖打听关于她的事。

这下徐青青心里彻底有底了,只要吴王主动出击,有这个意向去求皇帝,皇帝没道理舍了他,将同一个女人转而赐给另一个儿子。那岂不是让他们兄弟之间生了嫌隙,再傻的皇帝都不会这么干。

又半月后,徐达捷胜归来,阖府上下喜气洋洋。

徐达见谢氏身体大好了,十分开心,将此功劳归功于徐青青。

徐达又关心问起徐妙书的情况,依照他对徐妙书性子的了解,这丫头怕是不会消停,少不得闹腾几次。这所谓的闹腾就是指她哭晕过了过去,或跪在哪儿一天一夜不吃不喝地赔罪。没想到询问之下,这徐妙书倒是乖巧了,如今只安分守在蔡老夫人的身边,伺候陪伴着老夫人,府里别处地方已经不常走动了,甚至谢氏去蔡老夫人那里请安的时候,她都懂得回避。

徐达随后得知这也是他乖乖大女儿的功劳,心里对徐青青的喜爱更增添了一个高度。

徐达拾掇一下就要进宫面圣,徐青青在这时候来找他和谢氏,表情犹犹豫豫似有话要说。徐达很少看到这孩子还有扭捏的时候,叫她有何事但说无妨,父女之间何需忌讳。

徐青青听此言便不装了,立刻道:“爹爹,我听娘说陛下打算将我许配给二王之一。”

徐达愣了下,凝眸盯着徐青青:“怎么,你有想法?”

“有啊,能不能不是燕王。”徐青青悻悻地低下头,打蔫地说道。

“为何?”徐达是武将出身,倒是不计较跟未婚女儿讨论这个,大家敞亮着把话说明白再好不过。

“女儿在凤阳就听说他的性情有点……”直接说王爷坏话不好,徐青青点到为止,她知道徐达能领悟明白,“女儿还听说吴王喜爱钻研医药,女儿也钻研医药。”

“嗯,懂了。”徐达笑看一眼徐青青,觉得自己女儿的想法倒是跟他不谋而合,用手指点了点她的额头,“爹爹自会努力帮你争取。”

徐青青松了口气,双重保障了,这事儿应该可以转变。

徐达觐见皇帝,领了赏赐之后,听皇帝要留他小叙一番,便知道陛下另有事情要说,而且很可能是孩子们的婚事。

徐达落座之后,正琢磨着该如何跟皇帝表达自己女儿和吴王相配,就听朱元璋先开口了,问他大女儿从认回家后适应得如何。

“托陛下洪福,一切安好。”徐达谢恩后,忙说道,“小女很爱钻研医药,在家调理了姊妹兄弟的身体,颇见成效——”

“这点倒和老五很像,看来朕的朱家将来不会缺治病救人的大夫了。”朱元璋哈哈笑道。

徐达一听自己引导对了,连忙笑着应和,称赞吴王对医药的钻研颇有建树,他的大女儿万万无法与之相比。

“宫里头书多,待你女儿嫁了,朕便赏她天下医术,供她随意览阅,将来她自会有出息。”朱元璋再道,“婚事宜早不宜迟,既然你回来了,孩子们的事儿就早点办了。”

徐达忙谢恩,心想这青青和吴王的婚事算是定下来了,他也算满足了女儿的要求,他可真是一位举世无双贴心的好慈父呢!

“过两日便召老四回来,让他们早日成婚。”朱元璋继续道。

徐达差点打个趔趄,整个人栽在地上。

等等,为何是燕、燕王?咱们不说好是吴王么?

“来人,拟旨。”

徐达脑子嗡嗡地,以至于叩首谢恩之后,差点分不清东西南北。

“朕仰承天德,封建诸王必择贤女,魏国公徐达之长女徐氏,坤仪毓秀,淑慎聪敏,着即册为燕王妃,拟于八月十七成婚……”

徐达领旨归家,脑袋还有点迷迷糊糊,看见谢氏携徐青青出来迎他,他立刻背过身去。

老父亲无颜再见乖女儿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