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沉没的国度 11(第4/5页)

各国已经开始向远东各自集风结云地布局,另一方的欧洲也急忙采取了一连串措施。4月以来一直被推迟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大演习,最后决定在5月初举行。同时,在莫斯科、华沙、巴黎、日内瓦还举行了各种磋商。当今的课题是,围绕日本列岛沉没,一切军事行动都要暂时地被冻结。关于这一点,东西方之间必须达成共识。如果拥有巨大经济和技术力量以及潜在战斗力的一亿一千万人口的日本,这一存在消失了的话,围绕着美中苏的远东战略态势,将如何变化和如何稳定的问题备受关注。各国在盯住对自己有利点的同时,又对对方心怀畏惧。于是,便利用手中的棋子,在认为各自的设想会达到某种均衡的时候,企图在各当事国之间就新体制的架构达成默契。

面临艰难选择的,是美国的北太平洋战略。如果从西南向西北、包括琉球弧线在内,长达三千公里以上的,以“包围”欧亚大陆的形式而排列的日本列岛消失了的话,美国必须以台湾岛为防卫线西边的据点,以中途岛为北限,在广阔的北太平洋,与苏联远东西伯利亚的海岸直接对峙。对苏联来说,情况也一样。针对远东西伯利亚的防卫线,日本列岛起到了相应的缓冲地带的作用。因为巨大的弧状列岛,在作为攻击基地对苏联形成压力的同时,由于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口众多,它又是非常容易被攻击的脆弱地带。由于亚洲大陆东部长长的海岸线,没有缓冲地带的话,就形成两个庞大的国家直接对峙的局面了。打开远东、北部太平洋地区的地图看看,就可以知道,如果用手指把连结欧亚大陆东部边缘的列岛弧遮盖起来,便会发现在那里出现了一条裸露的海岸线。从朝鲜半岛到苏联沿海的各州,亚洲大陆完全处于太平洋潮流的直接冲击之下。如果设身处地,站在苏联远东地区防卫负责人或美国太平洋防卫负责人的立场上的话,就不难理解这条新的毫无遮挡的海岸线上的防卫和均衡问题了。

……在苏联的航空母舰进入海参崴港一周后,中国突然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达里湖北方沙漠地带,进行了战术性小型核武器实验。三天之后,苏联发表了向印度提供新的中程导弹的消息。而且,就在当天,在科隆坡举行的由印度、中国、苏联和美国四国的副部长级别参加的会谈也结束了。会谈公告说:关于“远东问题”,有可能会在近期内举行相关诸国的“首脑会谈”。

日本问题的影响,正出乎意料地波及到地球的另一半——在巴西,日本移民中残存的“好战者”们,乘机在日本人中间散布谣言,说日本的“军队”很快要进驻巴西。此外,余波甚至还对非洲大陆的西南部也产生了影响。

在特别委员会连续数日,每天安排八次会议的稠密日程中,恩比委员长抽空会见了赞比亚代表团的克托瓦参赞。两人曾经因商议坦赞铁路建设问题有过会晤,为了非洲统一运动也经常交换意见。

“看样子,事态会变得比较麻烦……”克托瓦参赞在联合国大楼休息厅的一角,环视了一下四周后,皱着浓眉这样说,“有情报说, 南非已向纳米比亚派驻了为数相当多的秘密部队,尽管还未得到证实……”

“是设想方案泄露了吗?”恩比委员长闭紧厚厚的嘴唇,将脸凑过来。

“不可能。因为纳米比亚理事会,现在甚至还未进入事前准备工作阶段……应该说,是南非政府在由联合国大会决议成立特别对策委时,预料到了这种可能性吧。”

在德国占领时,曾被称为“西南非洲”的纳米比亚,位于非洲大陆的西南部,其北边与葡萄牙占领下的安哥拉,东边与赞比亚和博茨瓦纳,南边与南非共和国分别相邻接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0年经国际联盟同意,“西南非洲”成为南非共和国的托管领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非洲殖民地独立解放运动中,扩大到此地区的南非种族歧视政策受到指责,加之埃塞俄比亚和利比亚又提出了控诉,联合国大会决定1968年西南非洲独立。但是,南非对此强烈反对。1968年,联合国设立了解决此问题的理事会,并将其作为联合国大会的下属机构。从此时起,这一被称为“西南非洲”的区域便更名为纳米比亚。虽然在联合国大会上,决定了理事会由赞比亚、智利、印度尼西亚和南斯拉夫等十一国组成,取消南非的统治权而由联合国直接管辖。但是,南非却反对此决议,不承认联合国的管辖,并采取缩小本地区的自治权等手段,反而加强了对它的支配。尽管海牙国际法庭在1971年6月,判决南非不从纳米比亚撤退是违法行为,但南非的军队依然为了既得权益而继续留在纳米比亚领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