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沉没的国度 4(第6/10页)

“高度九千……”扬声器中传来了驾驶员的报告,“换成水平飞行。”

“怎么啦?”片冈回过头来问机组成员之一的电子技术员。

“还有充足的检测能力……”中年技术员摆弄着庞大的机械,自信地说,“照这个样子,飞行高度一万五,不,两万都能检测。”

“是TW型重力测定器……”片冈向正在观察的小野寺解释道,“是东京大学地球研究所和国土地理院航空测量部共同开发的。日本的这种装置很先进。日本是第一个在行进的船只上成功进行重力变化检测的国家,但是,将它安装在飞机上,在一万米的高空进行检测,这还是第一次。且不需人工操作,全部是电子自动化。这些设备能够利用电子消除飞行中所有细小加速度的噪声……现在,虽然是在测试阶段,但很快还要装备在另两架飞机上。此外,还要将2V和P2J检测装置装备在潜艇警戒机上,对地磁气的变异进行监测。”

“检测出的数据在记录的同时,经过实时处理,发送到地面接收站,这些数据再通过专线汇集到D计划总部的计算机里。”技师说。

“那么,怎么样?”小野寺一边看一边问,“重力变化情况……”

“说来吓你一大跳……”片冈神神秘秘、若有所思地露齿一笑说,“回头让他们在3D显示屏给你看看就知道了。日本海沟附近的负异常带从三陆海到九十九里海,目前,正以惊人的速度向东移动。在富士火山带的东侧,又反过来向西移动。这就是让伊豆、小笠原爆发的元凶。关东海面的负异常带活动每时每刻都在增强。日本海沟的沟底,在其东侧,已经下陷了两三百米深。到这边来看看。”片冈把小野寺拉到右侧的窗前,指着说,“是在东边的海上。知道吗?”

“出现了好多浓雾啊。”小野寺说,“它的前锋停滞不动了吗?啊,亲潮[43]居然南下到那种地方了呀……”

“看起来有点像,但是却不同。看看气象图吧。”片冈说,“在上层气流,西伯利亚高气压早就经过那一带了。亲潮的前锋还没有到达常陆[44]海面。一般人大概会认为,亲潮的暗流会以冷水旋涡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只要与这边观测的数据进行一下对照,就非常清楚了。重力的大异常带同那边的浓雾发生区域几乎是相重叠的……”

“重力异常和浓雾?”小野寺一时间几乎愣住了,“彼此有什么关联?”

“由于重力在坡度很大的倾斜面上减少,所以,从大地水准面看,那附近的海面有相当程度的下陷。”片冈耸耸肩膀说道,“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也有很大的差异。因为重力小,深处冰冷的海水向上涌来——或许一部分是因绝热膨胀而来的。所以,沿着负重力异常带,出现大的冷水旋涡,冷水旋涡与黑潮[45]相遇,就形成了浓雾。”

是重力浓雾?……小野寺凝视着东边地平线上的灰色幕墙,在心中嘀咕道。各种征兆几乎都出现了……

飞机继续盘旋,开始降低高度向东京湾方向飞去。在记录富士火山带重力异常的长长的纸带上,扫描仪划出了锯齿一样的图形,测试记录仍在继续中。

“我们做这种测试工作的时候……”电子技术员对站在旁边的片冈悄悄地说,“恐怕某些国家早就抢先一步进行更大规模的调查了。在这期间,美国连续发射了三颗测量卫星,其飞行轨道全都在日本上空,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人造卫星吗?我们也想拥有那样大型的观测装置啊……”片冈说,“虽然以前在发现整个地球大的重力分布变化方面成绩斐然,取得了成果,但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来预测它将引起什么变动,还要花些功夫。”

“但是,那也只是时间问题……的确,美国由于削减军事预算,其情报的收集能力暂且不说,就是情报的综合能力都有所滞后……但即使是那样……”

“新潟、富山地区发生地震,”扬声器里又传来声音,“震度为四,震级七点零级,震源在新潟以北六十公里,深度五十公里。观测船报告说大和堆异常隆起……”

“这回轮到日本海沿岸了……”片冈向上瞅了一眼扬声器,嘟囔着说,“真是四面楚歌呀……”


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市郊外的红山上,某政府高级官员的一幢私人别墅里,澳大利亚总理毛茸茸的双手交叉着手指,撑着下巴,足足沉默了将近五分钟。澳大利亚的2月酷热无比,这幢别墅的主人——一名政府高级官员和另外一名浅黑色皮肤、身材矮小的客人,都一样的神态凝重。整个房间充满严肃的气氛,只有房间角落的大型空调机发出轻微的“呜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