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技高一筹(第2/3页)

“库斯博特老师请说,我也有问题想请您指点。”

“呵呵,你提出的K线变数克鲁参照猜想,我尝试了无数次的论证,但都差了一点点,不过我认为这个猜想完全是有可能的,如果我们得出正确论证,这将影响很多领域的发展。”

“是的,尤其是对物理界,要知道数学是物理的基础,呵呵,说实话我都想直接套用了,但问题仍是存在的。”作为库斯博特的老朋友,物理学家罗尼斯更是久负盛名,当今世界的泰斗,在所有科学家中,影响力最大的仍是物理学家,他们关系着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本源的探索。

“呵呵,你是基于什么有这样的想法?”

“我的想法都是以机动战士和动力系统上研究产生的。这种猜想则源于在超光速介质中地恒定计算,我认为通过这种参数。我们将存在一种可能,改变介质的比例,以控制跳跃速度,这大概也是我们正在共同努力的空间跳跃的数论基础,虽然已经找到了这样的太空区域,也存在了跳跃可能,但我们无法预测在跳跃的瞬间。也就是在超光速空间中,如何保持物质回归的恒定,虽然很有百分之九十以上地可能性是自然完整恢复,不过,我觉得我们应该建立可以掌控的体系,去控制。当这种技术成熟的时候,人类在星系间旅行将不再是梦想。”

唐灵侃侃而谈,大眼睛中闪烁着动人的光芒,认真的男人潇洒,认真的女人也更美丽。

“好,好,好,年轻人果然敢想,哈哈,库斯博特我们真是老朽了。星系间旅行。我这辈子能在上面加上一块砖就很满足了。”

“唐灵同学,我有个问题。你地猜想虽然看似可行。但有点空中楼阁的感觉,下面缺乏必要的支持。毕竟我们对于超光速空间中的物体运行存在都缺乏认知和实验,一切的数据都来源推论,你的这个理论是不是过于大胆了些,要知道这很容易产生思维定式。”

张琳晶冷静地说道,教授们一个个含笑不语,年轻人的竞争开始了,有意思,这是绝对要鼓励的。

什么学校,为了老师教导学生知识?

错,那不是主要目的,追其根源,是老师有问题需要学生解答,需要学生们去继承他们未能实现的理想和目标。

“张琳晶同学说得好,所以我只说是猜想,并不是理论,猜想是可以跳跃地,如果只是不停地延续,那就太死板固定了,我也是在偶然的情况下想到地。”唐灵从容不迫地笑道。

这种气度让四位教授非常欣赏,做学问,绝对不能怕问,不能怕批驳,正因为有这些反对意见,才会有进步,如果一味地急功近利,那是没有可能做出成绩地。

坚定根源的基础上,集思广益。

“偶然地情况?”罗尼斯对这个非常感兴趣,这种能启发想法的事件,有的时候非常重要。

“是的,我在跟朋友讨论超光速介质问题的时候,他点醒我的。”

以往作为老师宠儿的张琳晶等人此时完全成了陪衬,几个回合就知道这唐灵不是个好对付的主儿,不但基础扎实,口才也不错,不是书呆子,反击的时候都不带刺,却让你干难受。

“唐灵同学,机动战士的变形理论,以及全天候作战系统现在已经被列为USE和NUP的共同研发课题,而且是现在最主要的课题,在未来的超太空跳跃中,机动战士作为我们的主力防御攻击武器,全天候作战已经被提上日程,这个想法很久都存在了,但是你的动力系统分散调控理论确实给我们这些老家伙提了个醒,但多动力就会增加操控难度,就算是最强的伊文特战士经过特训也很操作,我们共同的想法是设计一套智能调控系统,但问题多多,你怎么看。”

“克兰博士,现在大家的想法都集中在类人工全智能和半人工多程序智能上,我个人是比较倾向前者,虽然设计会麻烦一些,但这是主方向,至少我们能打下基础,为后来者提供经验。”

“我有不同的观点,类人工全智能没那么简单,电脑不能过大,机动战士的身体不能负载,过于精密保护不易,而如果不足的话,全智能有没有作用,而开发半人工智能的话,相对更加现实,我觉得这样也同样提供经验,一步步走比较好。”张琳晶反驳道,同样有理有据。

其实这种问题也很难分出个对错,只是每个人的利益取向不同。

众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唐灵身上,”呵呵,张琳晶同学说得不错,但前提条件错了,类人工全智能并一定过大,这方面的问题是我的新课题,已经有了想法解决上述困难,还是跳跃理念的问题。”

“哦,真的吗,说实话你当初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真的把我们吓了一跳。当时真有点不太相信,你是说你有办法解决全智能系统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