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全国大会(第3/4页)



  “这是谁在说话?”华华问潘宇。

  “就是那个虚拟公民1啊!”

  “他是谁?”

  “他不是‘谁’,他是由这里近两亿孩子组成的一个人。”

  “我看到刚才周围这些人的嘴都在动,像在说什么,可是听不到声音。”

  “是的,他们都在发言,这两亿条发言都只有大量子能听到,它对这批信息进行总结归纳,把两亿孩子的发言归纳为一条发言。”

  “这就是所谓的大会方式吗?”

  “是的,这种方式能使一个对象与上亿个对象同时对话。比如这时,两亿个孩子就变成了一个人,所以大量子说‘你’而不是‘你们’。这种过程极为复杂,需要很高的智能和极强的处理速度。要知道,这次的发言算短的,可要全部打印出来,那条打印纸大概能绕地球一周。这种归纳只有量子计算机才能做到。”

  这时大量子回答虚拟公民1:“他们说要考虑考虑再做决定。”

  眼镜插进来说:“但这里面有个问题:假如两亿孩子的意见分歧很大,不可能归纳为一条发言呢?”

  潘宇把一个手指放到嘴上:“嘘——马上就要出现这种情况了。”

  空中又一个声音响起,但音调与刚才明显不同,让人感觉到是另一个人在说话:“他们一定会来的!”这时天空中显示:虚拟公民2(68?115%)。

  潘宇小声解释说:“那个百分数表示持这种意见的人数比例。”

  另一个不同声调的话音响起:“那不一定,他们不一定来。”天空显示:虚拟公民3(24?437%)。

  “他们不来怎么行?他们必须来!他们领导国家,就得和全国的小朋友对话。”虚拟公民4(11?536%)。

  “如果他们就不来怎么办?”虚拟公民3(23?771%)。

  “那我们就自己干!”虚拟公民5(83?579%)。

  “我说过,他们一定会来的!”虚拟公民2(70?014%)。

  潘宇说:“你们看到了,如果出现不同意见,虚拟公民就会分裂为两个或多个。至于分裂的数目是多少,那就看设定的精度等级了,最高的精度就是把所有的发言原文列出,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值得注意的是,每分裂出的一位虚拟公民一般是一个基本确定的群体,往往都具备了特有的性格特征,他会在后面多次出现,很像一个人。比如说刚才的虚拟公民2和虚拟公民3。”

  ……

  看了一会儿后,华华对潘宇说:“咱们出去吧。”

  “按动你们衣服上的退出按钮。”他们都很快找到了在自己卡通身体胸前的那个按钮,按了一下后瞬间便回到了WINDOWS广场。

  “真是奇迹!”摘下头盔后,华华惊叹道。

  晓梦说:“在那个网络里的国家,根本不需要领导人,所有的事情可以由两亿孩子商量着做。”

  眼镜沉思着说:“这对现实世界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对这事注意得太晚了!”

  晓梦问:“那我们还去与他们对话吗?”

  眼镜说:“这可得慎重,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谁也不知道可能发生什么,我们应该对它进行更多更深的思考后再行动。”

  “没有时间了,我还是那句话:假如我们不去,倒是可以肯定会发生什么。”华华说。

  眼镜和晓梦都同意他的话。他们连夜召开会议研究这件事,发现领导集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都去过新世界大会,知道那里的情况,他们大多认为那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一个孩子说:

  “我们这些人本来就在干着我们力不从心的事,如果国家真的能那样运行,可就把我们解脱出来了。”

  大家一致同意由三位最高领导人代表中央去新世界大会与两亿孩子对话。

  三位小领导人第二次进入新世界大会会场时,其虚拟影像用的就是他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形象。大量子为他们在会场的正中搭了一个高高的讲台。为了充分准备和适应环境,他们早早就来了。

  当全国的两亿孩子纷纷登录进来时,密集的卡通人群像云层一样遮住了整个天空。他们目睹了一场自天而降的卡通小人儿的暴雨。当那无边的人海平静下来时,两亿双眼睛都聚焦在讲台上。

  “我觉得快要熔化了。”晓梦低声说。

  华华则显得很兴奋:“我和你不一样,我第一次找到了领导国家的感觉!你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