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千门考验(第2/3页)

往前再走一盏茶功夫,出现一片阔地,尽头烟雾缭绕,一组滇南特有的华美吊脚楼在烟雾中若隐若现。

吊脚楼前的石碑上写着“千阳坊”三个大字。

爵爷看得呆住,口中喃喃自语:“一个贼窝,这么大排场?”

钟瑶拧拧眉,提醒道:“爵爷,到了这儿说话有分寸些。”

爵爷拍了拍自己的嘴巴,讪讪地笑:“都听姐的。”

金锄刺了他一眼,带着两人继续沿着青石路向吊脚楼走去。面前是一片空地广场,前方一片金光闪动。

钟瑶停下脚步,好奇地看向那片金光,问道:“那边是什么?”

金锄随钟瑶望去,只见金光闪动之处,一片片大纸片贴在平整的石头上,一个年轻弟子正专注地拿着刷子刷在纸上,另一个弟子将一张明晃晃的金箔贴在纸上。

金锄笑了笑,给她做介绍,“他们在做金羽线,这么做出来的线不会断,这也是千手弟子的一项功课。”

“这就是花谷常用的金线绳啊。”钟瑶赞不绝口。

再往前走,旁边又有一排冒着热气的水锅。有二十个孩童,约莫五六岁的模样,每个人都以极快的速度从水锅中取出些什么,指如疾风,势如闪电。钟瑶走近一看,孩童们在练习着最基础的贼功,从沸水中取肥皂片。

钟瑶又忍不住问道:“这也是千手功课?”

爵爷撇嘴,一副了然的神情,“基本功啊。”

金锄忍不住多看了爵爷一眼,爵爷立刻瞪回去,满脸不服输的挑衅劲儿。

钟瑶独自往前走,又见十几对十来岁的小子用手分别在对方和自己身上乱摸。

“这又是做什么?”钟瑶饶有兴致地问道。

爵爷走近其中一个孩童,拎了起来抖了一抖。随着噼里啪啦的声响,无数石子、弹珠从孩子衣间掉落。

金锄瞪了爵爷一眼,向钟瑶解释:“这是在互相偷取身上的东西再藏好,这偷东西手快是一茬,藏东西也得机灵呢。”

钟瑶赞叹道:“原来如此,不愧是千手。”

爵爷放下那个孩童,孩童朝他扮了个鬼脸,拔腿从钟瑶身前跑了过去。钟瑶看得有趣,爵爷追过去,拦住了那孩童,手往他面前伸。

“拿出来。”

孩童不甘心地从后颈处掏出一块玉佩,放到爵爷手里。

钟瑶看着那块玉佩,楞了一下,飞快地低头看自己的手包,惊呼道:“这是我的,刚刚是放在包里的呀,怎么……”

爵爷看向金锄,嘲笑道:“你们就这么招待客人?”

金锄浓眉扬了扬,不客气地回击道:“贼王先生,我们千阳坊有个规矩,进出都得凭本事。”

爵爷下巴一抬,斗劲儿上来了,拍拍手,竖着拇指说道:“小爷我怕过谁!再来!”

话音才落,爵爷忽然觉得身后有人轻碰,回头一看,裤兜里的手帕已在飞远的孩童手中。

爵爷也不追,手挥了挥,只见手帕居然从半空飞回来了。原来是手帕一角牵着一根细不可见的细丝。他得意地把帕子塞回口袋,朝金锄扮了个得意的鬼脸。

金锄也不出声,带着二人继续往前。

一千手弟子拦住了钟瑶一行人的去路,大声问道:“术有得道,老大尊姓?”

钟瑶一愣:“这是何意?”

爵爷听了问话眼前一亮:哟,还得盘盘道儿?意思是问我师承何处。

金锄扭头看向钟瑶,介绍道:“这位是鹤云,千阳坊大师兄。”

爵爷不慌不忙地上前一步答道:“密埝条马子,野路。”

说完了,他又朝钟瑶挤挤眼睛,解释道:“意思是我是北方的贼,没有师承。”

鹤云看了看钟瑶手上戴着的翠绿玉镯,又道:“豆上点翠亮。”

“这话是说女客身上有好玉……”爵爷眉头一皱,挡在钟瑶面前:

“合字上的朋友踩宽着点,点翠有刺可扎手。”

“说什么啊?”钟瑶听得如坠云雾之中。

“有点眼力界儿,小爷在这儿你偷不走……的意思。”爵爷挤出一个夸张的笑脸,大声说道。

忽然前方一阵铃声响起,二人好奇地看向声音响动处。这一看,二人都轻呼起来。

一条被系着铃铛的红绳纵横交错布满的通道,通道前还摆着一个炮仗的火捻,火捻一直延伸到通道尽头的炮仗上。

爵爷蹲下去,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

鹤云居高临下地看着他,挑衅地说道:“师父专门给你准备的。这第一关叫铃关道,炮仗炸响之前,通过这条路,铃铛不能响。”

爵爷半信半疑地看了金锄一眼,问:“他老人家还能知道本贼王要来?原来我名气这么大,你们师傅都迫不及待要见我啊。”

鹤云楞了一下,面露尴尬之色。

一旁,钟瑶轻掩着脸,忍住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