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章 呼啦圈(第2/3页)

资本社会就是这样,经济越景气的时候,企业贷款就越容易,因为银行知道这个时候贷款出去稳赚不亏;而经济越是糟糕,企业贷款就越是糟糕,因为银行担心放出去的贷款会打水漂。

搞定了贷款之后,贝克兰公司的样品也已经制造出来了。

陈强拿着刚制造出来的呼啦圈样品,仔细的端详起来,时不时的还用手捏一捏。

片刻后,陈强终于开口说道:“质量太好了!”

小贝克兰本以为陈强是在夸他,可看到陈强的表情后,小贝克兰却微微一愣,此时的陈强正皱着眉头,一脸不满意的样子。

“这是什么表情,感觉像是在嫌弃产品的质量太好!这怎么可能?客户永远都是嫌弃产品的质量不够好,怎么会有人嫌弃产品的质量太好了?”小贝克兰有些不可思议的想道,随后他开口问:“陈先生,你对这件样品有什么不满么?”

“生产这样的产品,成本需要多少?”陈强开口问。

“如果你能给我一百万件订单的话,我可以将成本降到28美分。”小贝克兰开口答道。

1958年时,一个呼啦圈的生产成本差不多也是30美分左右,考虑到近二十年代的通货膨胀因素,1940年的呼啦圈有着28美分的生产成本,已经是够高的了。这主要也是因为1940年的工艺水平还不行,特别是聚乙烯的工业生产技术还不如1958年,所以呼啦圈的生产成本才高达28美分。

陈强心中估算了一下,28美分的生产成本,他卖给零售商最少也得50美分才有赚头,零售商卖买给客户大概会是75美分的价格,对于1940年的美国人来说,这是有些贵的。

“最好将终端的零售价格降到70美分以下,这样的话我卖给零售商的价格,就必须要低于50美分,所以一个呼啦圈的生产成本,最好能降到25美分。”

想到这里,陈强开口说道:“贝克兰先生,我希望将产品的成本降到25美分一下。能做到么?”

贝克兰想了想,随后摇了摇头:“那不可能,25美分是做不出来这样的产品的。”

“你可以试着降低一下产品的品质。”陈强马上说道。

“什么?”贝克兰顿时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要求。

此时此刻贝克兰终于确定,他刚刚没有听错,陈强的那句“质量太好了”,的确不是夸赞,而是在嫌弃。

“真见鬼,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人嫌弃产品的质量太好,反而要一些劣质的产品么?”小贝克兰一脸的迷茫,他已经完全猜不透陈强的意图。

“陈先生,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但既然你是我的客户,我就应该对你负责,我不能像你提供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小贝克兰一脸正义感爆棚的说。

“这美国人真是死脑筋!”陈强心中暗骂一声,随后开口说道:“贝克兰先生,难道你不觉得,满足客户的要求,才是你对客户负责的表现么?”

“当然,我当然要满足客户的要求。”贝克兰点了点头。

“那好,我的要求就是做一种更加廉价的产品,至于质量可以降低一些。”陈强开口说道。

贝克兰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同时他开口说道:“陈先生,如果你执意那样的话,我也只能按照你的要求生产产品,但我必须提醒你的是,不管你生产的是什么,消费者都不会为劣质产品而买单的。”

不得不说,那个时代的欧美国家,还是很注重产品质量的,德国人对于产品质量的把控就不用说了,英国人、法国人,甚至是意大利人,都很注重产品的质量,美国作为当时第一大工业国家,也不会去生产劣质产品。

这也是时代原因所造成的,早期的工业国家,比如美国、英国、德国,经历都的是一个从研发到生产的过程,任何一个新产品被投入到工业生产以后,首先考虑的都是生产规模和产品推广,而不是降低成本。

而后来发展起来的工业国家,比如日本、韩国、中国,经历的则是一个从模仿到生产再到研发的过程,当这些国家开始生产某种工业产品的时候,这种产品已经出现了很多年,所以这时候需要考虑的是降低成本,这样才能占有市场。而后等这些国家的工业能力提升了,便开始提高质量,直到加入研发者的行列。

也因此,美国人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抱怨日本货质量差,九十年代的时候抱怨韩国货质量差,二十一世纪以后又开始抱怨中国货质量差。然而九十年代的美国人却忘记了日本货质量有多差,他们很乐意购买索尼的电子产品,开着丰田的车;而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后,美国人又忘记了当年怎么说韩国货的,他们用着三星的手机,开着现代汽车。

这是一个产业升级的过程,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力不断的升级,其产品质量也会不断的升级。而事实上当工业升级到一定程度时候,都能生产出来高质量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