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跟着陈哥发财

有一艘国际客轮进入了码头。

码头的门口,一个皮肤黝黑的少年满脸的堆笑,不停的用英文和法文向来往的客人询问:“先生,坐车吗?”

这人自然就是陈强。

旧上海虽然是远东第一大城市,但是此时的港口远不如后世那么繁忙。

那种跨洋而来的国际客轮,并不是每天都有,从美国来的客轮十天才有一艘,欧洲来的客轮要稍微多一些,倒是东南亚的客轮每周都有。

与之相比,长江上游来的客船要多许多了,重庆、长沙、武汉、南京,都是大城市,航运也比铁轮要经济实惠,每天都有好几搜客轮抵沪。

所以陈强也不是每天都能在码头上拉到外国人,只不过每拉一趟老外,都能赚两三块大洋。

来上海的外国人并不都是有钱人,有很多是在自己的国家混不下去,所以才来到远东地区淘金的,也有人是欠了债不得不跑路来此,这样的人肯定是没有多少钱的,所以也不会给很高的小费。

陈强尽量避免去拉一些“穷洋人”,渐渐的,他也学会了一套察言观色的本事,去分辨某个洋人是否有钱。

一个刚刚从远洋客轮下来的客人是否有钱,主要看的不是衣着打扮,而是精神风貌。

这个时代的轮船速度不快,乘坐轮船花费的时间也很长,比如从上海到洛杉矶,轮船要走一个月的时间。

正常人在海上待上一个月,精神状态肯定会受到影响。很多人都说船员辛苦,其实漂泊在海上,身体上的辛苦还是次要的,精神上的辛苦才是最折磨人的。

在精神风貌方面,乘坐头等舱的客人与乘坐三等舱的客人差异就会很明显。

头等舱吃得好住得好还有各种娱乐,三等舱的话吃的差住的差,连行动范围都要受限制。

在那个年代,乘坐远洋客轮的三等舱,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就比如著名的泰坦尼克号,头等舱有大床沙发独立卫浴,闲着没事还可以看看海景享受一杯红酒,三等舱则是多人间上下铺,空间拥挤。

再比如饮食方面,头等舱的餐厅是那种标准的西餐厅,有专门的侍者服务,三等舱的餐厅则是大长桌子,椅子连扶手都没有。头等舱可以吃到马里兰炸鸡、碳烤牛排、挪威凤尾鱼、波罗尼亚香肠、布丁、各种奶酪,新鲜的水果蔬菜,三等舱只能吃到面包、松饼、甜玉米、煮土豆、燕麦粥。

这就是杰克和螺丝的差距。

如果泰坦尼克号没有沉没,而是顺利抵达纽约的话,在下船的时候,头等舱的螺丝依旧是光鲜亮丽、风韵如初,说不定还能胖几斤;三等舱的杰克绝对不会是小李演的那般英俊潇洒,估摸着会是精神萎靡,脚步浮浮。

所以陈强分辨刚下船的洋人是不是有钱,主要就是看对方的精神风貌,如果对方精神风貌很棒,说明在海上生活的很滋润,肯定是住头等舱的有钱人;若是对方精神状态不佳,连走路都虚乏无力的话,那这人有八成概率住的是三等舱,另外两成可能是肾虚。

当然,若是有杰克那样的颜值,无论坐几等舱,下船的时候应该都会肾虚的。

……

又一艘客轮到岸,这是从伦敦来的客轮,之前在香港停靠过,上海是这艘客轮的终点站。

乘客们陆陆续续的下船,其中有一家四口,进入到了陈强的视线当中。

“一男一女带两个孩子,看来精神还很不错,特别是那两个孩子,面色红润,说明在船上并没有受罪,这一家人肯定是有钱人!”陈强心中暗自想道。

小孩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都不如大人,这种远洋的航行,小孩是很有可能生病的,即便是能保持健康,但经过了这么远的行程,小孩的气色也不会太好。

可这两个孩子确实精神抖擞的样子,很显然是住头等舱的,在船上得到了最好的享受,所以才能精神倍儿棒。

陈强毫不犹豫的迎了上去。

“先生,需要车么?”陈强用英语问道。

对方听到了英语,立刻转过头来,却看到说话的是个中国人,脸上顿时露出了意外和警惕的表情,很显然他没想到刚下船就能遇到一个会说英语的中国车夫。

见到这个外国人没有说话,陈强以为对方是个法国人,于是又用法语问道:“先生,需要车么?”

这个外国人表情更加诧异,随后用英文问道:“你还会说法语?”

“会一些,不过不如英语那么流利。”陈强用英语回答道,随后他开口问道:“先生,您要去什么地方,我可以送您过去,我是个车夫,我可以带您去上海的任何地方,如果您有需要的话,我还可以给你当导游。”

这外国人有些犹豫,也有些动心。

换位思考,如果中国人跑到外国去,一下飞机人生地不熟的,有个会讲中文的出租车司机跑来拉生意,也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