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付费赞助车手(第2/4页)

哪怕就是日本最强的车手佐藤琢磨,都还要抱着本田的大腿,帮张一飞找一根大腿的想法,也是理所当然。

“有信心是好事,但同样要做好两手打算,我联系一下丰田公关部,看能不能预约几名记者写篇通稿,帮你澄清这些诬告。”

武田纯子这套手法张一飞很熟悉,就是后世明星炒作写通稿、买热点的操作,只不过这个时代网络不发达,更多是靠着纸质媒体。

当然,代价也要昂贵的多,毕竟买通几名大V发个微博的价格,要远远低于买通媒体上报纸电视的花费。

“纯子,如果难度太大,就不要勉强,我真没受到什么影响。”

张一飞嘱咐了一句,语气有点无奈,只能说目前阶段,自己只能算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

再怎么说的自信满满,都有一种在吹牛说大话的感觉,哪怕武田纯子她们不会挑明,或者嘲笑张一飞什么,但这种两手准备的打算,无疑是不自信的表现。

“我知道,尽力而为。”

武田纯子没有听出来张一飞真正意思,她还以为张一飞是觉得找记者洗白太难,所以不想麻烦自己。

只能说不同时代两个人的思维区别,还真是挺大……

这件事情确定下来之后,张一飞也懒得继续在上面纠结,方程式赛车是体育项目,但跟奥运那些还是有些本质不同的,因为它是纯粹的商业运动。

商场如同战场,尔虞我诈的手段很正常,哪怕就是来到F1同一个车队的队友,因为冠军之争翻脸的都比比皆是。

现在雷诺方程式的这些车手,使出一些手段打击自己这个对手,张一飞没觉得什么不能接受的心态。

只不过马杜也被张一飞记到了小本子上面,等自己有机会的话,肯定要把这小子狠狠摩擦一遍!

团队成员散开之后,张一飞如同往常一样进行自己的体能锻炼,行李什么的都已经收拾好了,就等着明天前往德国海德堡。

相比较目前形象问题,他更在意是否能打动山本右京的导师。

这可是赛车工程师学博士,八十年代末期迈凯轮车队策略组成员,带来的可不仅仅是赛事上面的指导,背后还隐藏着很深的人脉。

进军F1车队,很多时候除了实力之外,也需要一点运气跟关系。

就好比后世首位进军F1的中国籍车手马青骅来说,他能进入到HRT车队,就充满了偶然性。

因为他认识西班牙青年商会的会长金勇,而金勇在一场春节联谊会上,偶然认识了HRT车队的老板,所以才牵线搭桥,帮马青骅打开了进入F1车队的一道门。

只不过因为实力所限,马青骅没有成为一名正式车手获得上场机会。而且也没有拉到大笔赞助,走付费车手的渠道。

最终只能从方程式赛场上黯然离开,进入到花费更低的房车赛事。

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马青骅在房车赛上面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不仅国内房车锦标赛成绩显赫拿到冠军,就连WTCC(世界房车锦标赛)都拿过两个分站冠军。

只是马青骅拿冠军的时候,WTCC已经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没几家厂队愿意参赛,含金量下降很严重。

但19年他参加改组后的WTCR,再次拿到分站赛冠军,含金量就高的多,基本上奠定了国内房车赛第一人的地位。

同样也是在世界顶级房车手里面,中国车手有了一席之地,算是一个历史突破。

第二天早上,团队成员都在餐厅集合,这也算是张一飞他们的习惯了,把早餐时间变成了“会议”时间。

武田纯子有着很重的黑眼圈,明显昨天晚上没睡好,因为她不单单要跟丰田公关部门联系,还要从雷诺方面调取马杜的车手资料。

甚至还要跟丰田欧洲赛事组织沟通,看能不能获得马杜的背景资料,所以昨晚上忙碌到很晚,基本上没怎么休息。

“一飞,这是关于19号车手马杜的详细资料,你可以看看。”

说完,武田纯子把一叠打印好的文档递给了张一飞。

张一飞接过武田纯子手中的资料,然后打开仔细看了起来。

马杜是意大利人,今年16岁,从8岁开始接触卡丁车,参与过德国卡丁车大奖赛、摩纳哥卡丁车大奖赛跟Elf Masters等等卡丁车赛事。

但是马杜的卡丁车赛事成绩并不好,只登上过一次领奖台,其他时候都是在中游靠后位置游荡。

他之所有能一直坚持下去,甚至还进入到了雷诺2000欧洲杯,是因为他有着强大的背景,再一次验证了方程式赛车,就是一个拼爹的游戏。

马杜是F1米纳尔迪(Minardi)车队创始人,詹卡洛·米纳尔迪的儿子,他的全名叫做马杜·米纳尔迪。

米纳尔迪车队算得上是方程式赛车里面的老牌车队,1979年创建,从欧洲的F2锦标赛发家,然后一步步发展到85年,最终进入了F1车队序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