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发家史(第3/4页)

而就在这些玩家因为这些种种问题,生意乱成一锅粥的时候,聚宝盆他们这类专职商人,或是一些精力常常投放在这方面的玩家,逐渐开始掌握到了大局。

早期的聚宝盆,因为“基本功事件”一跃成为江湖首富,资金极度充足。当时不顾一切在各地开起了店铺,随即才发现,店是有了,店里的货源却成了问题。玩家都是自给自足,聚宝盆那时已经不怎么练级了,哪里来的东西卖,连一家小铺都养不起,何况这么多家。

但毕竟手头有得是钱,这些问题还难不倒人,聚宝盆走访各大城市的地摊,店铺,调查物价指数。虽然名义上是不同地点,但实际上在游戏中都是一样的,所以价格基本都是统一。而此时他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地摊货往往都会比店铺里的同样东西便宜。

这也是由于摆摊玩家耗费的是自己的时间,所以希望东西能快点一售而空。于是聚宝盆把地摊当作是自己的批发市场,不辞辛苦走遍各地,仗着钱多烧手,硬是把自己的店铺都塞得满满的。

早期聚宝盆还图新鲜,开店还分什么药铺、铁匠铺、裁缝铺等等,此时脑袋开窍,所以店铺多合一,一律为杂货铺。而聚宝盆的杂货铺有一大特点,就是东西全。只要进了门,从药品到装备到其他一些所需,应有尽有。从聚宝盆的杂货铺出门,已经基本不用再去别的店铺。

当然,这其中也有些东西比较麻烦,例如药物,在当时是需求量最大的,靠玩家之间打怪得的或是制出来的进行供应根本不可能,所以聚宝盆索性直接从系统药铺里拿,再按原价格售出,反正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店里空着。

聚宝盆的这一套道理虽然简单,可惜,当时只有他的财力可以做到这一点。

名气渐渐响了,店里也逐渐多起了一些回头客,这种现象在普通玩家的小店里是绝对不可能有的。

但这些人买来买去,他们的需求的确是满足了,聚宝盆却未见得赚了多少钱。毕竟东西都是从别人的地摊,甚至是系统的商店里收来的。几乎是没什么利润。聚宝盆此时需要的是固定的货源。

于是聚宝盆又开始走访各地的地摊,物色人选。

说物色其实有点夸张,聚宝盆也不过是看谁长得比较顺眼,更重要的是等级要高一些的。毕竟等级越高,出售的东西也就越好。

对于这些地摊玩家来说,打到的东西马上可以兑换现金无疑是极度诱人的条件。虽然对方给出的价钱会比较低,但因此帮自己节省出的时间,打出装备再卖,这笔帐还是极度划算的。再加上自己节省出时间就可以让等级武功有更快的飞跃,这毕竟才是来多数来游戏的人的终极目的。有形资产和这无形资产相加,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有点脑子的玩家当然都不可能拒绝。

客户群和供货群两者都在不断地扩大,聚宝盆的生意当然是越来越火。

药物或者一些其他主要靠系统来销售的物品,聚宝盆都直接从系统里拿货,摆在自己店里无非是装个样子而已。而自己真正用来赚钱的,就是从那些玩家手里收来的东西。经常会有玩家来聚宝盆的杂货铺买药,无意发现一件自己急需的装备,喜出望外连忙购得。这种情况的屡次发生,让聚宝盆为自己的营销策略得意不已。

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聚宝盆也让自己的经营更加规范划起来。当初是想店开得越多越好,后来逐渐发现自己一个人是根本顾不过来的。系统的NPC只能是在站在店里收钱取货,但进货、铺货这种事还得自己亲力亲为。

于是聚宝盆最终就选择了就在部分人气较旺大城市开门立户,而且大多选择城门附近的位置。这也是方便玩家的举措――距离练级点最近的地方嘛!

与聚宝盆的杂货铺相比,普通玩家的小店真的是一点竞争力都没有。有不少当初聚宝盆的合作伙伴,在手头有钱后,就自己开设店铺,不再向聚宝盆供货,随即发现,这样自己的价钱的确是可以高出一些,但却只能是自己定着价钱玩玩,并不是放在店里就立刻有人买走,还远比不上当初和聚宝盆合作时痛快。

于是又有不少玩家吃上了回头草,而且这次是铁了心的和聚宝盆合作,赶都赶不走。

当然,聚宝盆并不是就一点竞争都没有。首先就是像他一样的玩家。这样的玩家当然不可能全江湖就他聚宝盆一个,但由于当时因为“基本武功”而发家致富,一下跃居人上的,却只有他一个。浑厚的资本,让他比大家都要早起步一些。而这些玩家此时都是在他背后追赶。表面上看来大家似乎会有抢货源的危险,但事实上,货源的数量和他们这些人是完全不成比例的,根本没可能会因为货源紧缺而起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