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诺克和他的第二步兵团(第3/5页)

面对诺克的命令,第二步兵团的士兵很快就冲入到这片修罗场中,开始整理和打扫战场。

啪嗒啪嗒的溅水步伐声,在这片战场上此起彼伏。

而当第二步兵团的士兵们将那些刺入战友尸体的长枪、箭矢、利剑都拔出来时,根本就没有丝毫的血液从伤口里飞溅而出,因为他们体内的血液早已流干。

许多士兵在这一瞬间,已是真正的泪流满面。

这种清扫工作,需要消耗的体力和精神非常大,但是在这一刻,每一名第二步兵团的士兵却非常的认真。

随着时间的流逝,战场上的清点工作很快也就接近了尾声。

当最后一具尸体从战场上被搬出来时,不知道为什么,整个第二步兵团的人皆有一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每一个人的目光,不由得望向那名搬出最后一具尸体的年轻士兵。

只见这名士兵的脸上,有着一抹喜色,他回过头望向诺克,然后猛然摇头:“大人,不是斯大林大人的尸体!斯大林大人还活着!他还活着!”

听到这话,诺克的眼前猛然一亮。

“大人,我们接下来怎么办?”一名军官立即开口询问道。

一支军队最早期的作战风格形成,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于这支军队的第一任指挥官的战术风格。而诺克,作为第二步兵团的团长,他的进攻性和侵略性不如阿尔道夫那么强,而在防守上的指挥布局上也不如斯大林那般果断,但是同样的,他却是拥有着阿尔道夫和斯大林两人所完全不曾具备的天赋。

如果说,肖恩麾下有哪一位将领的直觉是最为敏锐的,那么这个人肯定非诺克莫属。

虽然威廉的战争嗅觉也非常敏锐,可是他更多是依靠建立于战略布局和战术方针上所形成的,因为一旦战争局势明朗时,像威廉这样的名将自然可以第一时间就判断出整场战争局势的动向。但是诺克却是完全不同,在指挥方面,他完全就是凭借着个人的敏锐嗅觉来进行判断,而他的这种做法也一直都给他带来极大的胜利。

当然,也不是没有碰壁的情况发生,但是大多数时候下,他的战果都非常丰硕。

就好比不久前驰援阿尔道夫的决定一样,他的出现完全就是压垮达比昂军在奇拉夫领布置的第二道防御的最后一根稻草。当时如果不是他的驰援,一旦让敌军重振旗鼓起来,那么别说是阿尔道夫,就连他的第二步兵团恐怕都没办法幸免。只是,由于他的这一个决定,最终也同样导致了孤立无援的斯大林近乎全军覆没的结局。

可是,这能够说是诺克的错误吗?

从战略层次上而言,诺克驰援阿尔道夫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增援斯大林。

“往北走!”

“往北?”

“是的。”诺克点了点头,“南面是谷地丘陵,敌军突破了斯大林的防线后便出现在我们的侧翼,但是我们却没有见到斯大林的残部,这证明斯大林在防线被敌军突破后并未向南撤退。而东面则是落花山谷,西面则是潘达领,这两个方向都有敌军的大部队,所以往这两个方向走肯定是自投罗网,唯一还能够险种求存的就只有北方。”

“那大人……我们需不需要先和后续部队汇合?”

“不需要!”诺克摇了摇头,“斯大林他们肯定不会逃出太远,激烈一场死战后突围而出,体力肯定没剩多少,再加上接连两天的大暴雨,所以斯大林他们肯定会选择一个地方进行最后的固守……说实话,如果斯大林还活着的话,我们真的得好好感谢这两天的大暴雨,因为天气的影响并不是单单只针对一方的。”

对于诺克的话,没有人开口反驳,因为身为第二步兵团士兵的他们都很清楚,诺克的战场直觉向来是极其准确的。

很快,第二步兵团便又一次出发了。

这一次,他们的行军速度不再是急行军,但是行军速度却也同样不算慢,而且摆开的阵形还是警戒阵线。这种阵形可以确保第二步兵团不会因为遭遇突袭而导致阵形溃败,同样的也可以在发现敌人时第一时间转而攻击阵形或者防御阵形,而通常当第二步兵团摆出这种前进阵形时,就意味着诺克已经做好全面战斗的准备了。

当夜幕再一次降临时,诺克终于发现了斯大林等人的踪迹。

事实上,在眼下的情况中,只要不是瞎子就绝对不可能发现不了斯大林。

……

这是一处地势较高的坡地,它是落花山脉旁支的一处峰口,高度只有百来米而已。

虽然高度并不算多么高,可是这处坡地却是有一处非常陡峭的斜坡,地势平坦的地形只有两处,也就是说如果想要上到这处坡地的话,就只能从这两处地势比较平坦的地形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