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光与光之间(IV)(第3/4页)

“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和我的同伴以及部下一同外出冒险,探索和感受着这片大陆上的奥秘与神奇。在我的家乡有一句老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很多时候,你亲身体会到的,远远比你在书中读到的更有用处。当然,我曾经去过光之国,那可真不是一段称得上愉快和友好的回忆。我想各位也很清楚这一点,在光之国里,别人不知道你来自穆恩的话,那么对待你还像对待普通人那样热情。不过一旦他们知道你们来自穆恩,那么就会立刻换上另外一幅嘴脸。就好像在他们面前的是一群暴徒,恶棍和流氓一样……”

说道这里,罗德不由的耸耸肩膀,同时在内心深处叹了口气。

莉蒂亚是不是个好君主?当然是。她的统治怎么样?当然还算英明神武,但是莉蒂亚乃至穆恩公国的统治阶级要说十全十美,完美无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而事实上,在罗德看来,莉蒂亚的统治阶级有一个毛病很有要命。

那就是他们很高傲。

光之国为什么能够在民众中拥有很高的声誉和支持?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政客总是会选择深入民众之间,他们会在广场上通过演讲和宣传的手段,近距离让民众听到他们的想法和心声——姑且不论这其中谎言占据多大比例,好歹人家还是放下身段来与民同乐,这让民众感觉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和尊重。自然对议会是充满了好感。但是反过来,或许是因为种族之间的差距,莉蒂亚等战天使从来不这么做过,她们从来没有想过向民众解释什么,也没有说会走到民众中间去鼓动或者煽动他们来听自己的话。她们只是负责下达命令,然后下面的民众跟着遵从就是了。战天使如此,贵族也是这样。就好像玛琳,虽然她平时也可以和颜悦色的和平民交流与接触,而且也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但是她却不会将这些民众看的有多么重要,在玛琳看来,这些人的意见只能够作为一种参考,而自己身为贵族,是不可能为了迎合普通民众的想法去修改自己的想法和主意——那对于贵族来说简直是一种侮辱。

话语权的缺失是穆恩公国的一个软肋和短板,南方改革派之所以能够受到民众的支持最终起义,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学习了光之国的做法,虽然那些南方贵族和商人自己没有出面,但是他们却通过自己手下控制的佣兵团和佣兵公会,潜移默化的散播有利于他们的传言,同时贬低和抹黑穆恩王室。一次普通的税务征收可以被他们说成是莉蒂亚想要购买新的家具和绸缎而试图压榨百姓的资产。一次山匪袭击正规军可以被他们说成是民众在不堪暴政下的自发反抗。反正王室不会放下身段来辟谣,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更不要说南方民众普遍远离战争和威胁,人在和平的社会待的久了,自然是听什么信什么。俗话说谎言千遍成真理,改革派在南方不遗余力的抹黑穆恩王室,王室又不出来做些什么以正视听,结果自然是动荡和动乱。而面对这些谣言,穆恩王室似乎采取的是一种“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被动应对方式,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做这种事,他们问心无愧。而既然问心无愧,自然不需要像个犯罪嫌疑人一样给别人解释什么。

而北方之所以没有听信这些谣言,很大一部分程度是因为和生活安稳的南方不同,他们直接受到了威胁,而且万花战役是整个北方的耻辱和痛苦。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方自然而然的会向王室靠拢,同时本着“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都要支持,凡是敌人支持的我们都要反对”的精神来抵抗南方。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北方之所以不受南方的谣言影响,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和莉蒂亚的人格魅力,而王室本身的舆论公关没有任何关系。而整个统治阶级,除了在重要事件时发布一下公告,或者在庆典和祭礼上露下脸发表些振奋人心的讲话之外,基本上对于民众是非常冷淡的。因为贵族的骄傲和自豪让他们觉得,自己作为高人一等的骄傲存在,如果那些平民说什么,我们就要回应什么,那么就太丢脸了。

而光之议会的聪明之处正是抓住这一点大黑特黑,在民众之中塑造穆恩王室狂傲无礼,对民众如猪狗的形象。而穆恩王室本身又看不起光之议会,更没有想过去反驳和驳斥,因此在这其中越陷越深。从某方面来说,穆恩公国遭此劫难,和他们自己本身也不是一点关系没有。

不过罗德知道,这是一个深刻的社会文化问题。哪怕就算是在地球上,近千年来直到现在都没有办法解决阶级之间的纠纷,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家,特权阶级永远凌驾于平民之上,所不同的是他们当中有些人懂得操纵和利用舆论来为自己博得一个好的面具和形象而已。但是就算如此,那也不过是表面上的,虚假的繁荣。而事实上,一个在大街上流浪的乞丐的地位是永远不可能和华尔街上衣着光鲜的金融大亨相提并论的。后者可以操纵广播电视新闻等媒体来掌控一切,而前者除了抗议还是抗议,最后依然是抗议,可即便他们抗议到死,也不会解决任何问题。他们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他们抗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