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3/4页)

老人家一边舀鸡汤,一边道:“不行的,夫人交代过,鸡汤要小火慢煨才能让豆腐串入味儿。”

嬷嬷想了一下,估计她口中的夫人是林氏,有些疑惑:“那你这儿生意不好,你家夫人不会怪罪吗?”

“哪能呀,夫人说了,这食谱做法都是她给的,生意也是她安排的,卖的不好全赖她,卖的好了我们却有赏,我们只需要保证吃食的味道,其余的都不必担心。”

舀了满满两晚鸡汤豆腐串,撒上葱花芫荽后,老人家问:“您要蒜汁儿辣酱吗?多点还是少点?”

嬷嬷转头看老夫人,老夫人不说话,她便答道:“来点吧,适宜就好。”

老人家目光往旁边挪去,凝了凝目光才找到蒜汁儿蒜末罐子。

嬷嬷见她这样,难免担心味道。

虽说鸡汁豆腐串看着简单,但她眼神不好,难道不会一不小心就把调料放多了吗?

正这么想着,一个清脆的童音响起:“外祖母!让我来。”

老夫人和嬷嬷将目光投向街头,一个小女童端着两碗面朝这边跑过来,气喘吁吁的,看着她俩坐在这儿连忙道:“客官稍等,马上就好。”

她哒哒地跑过去,把碗放下,然后拖来板凳,站上去,拿起勺:“多还是少?要辣酱吗?”

老人家将嬷嬷的话重复了一遍。

女童分别舀上调料,又从板凳上跳下来,捧着碗小跑过来,把碗放在他们面前:“您请用。”

老人家慢一步跟在后面,将筷筒放在桌上。

老夫人和嬷嬷都愣住了。

女童似乎是猜到了他们的心思,解释道:“我外祖母眼神不好,平日里放佐料这些精细活都是我看着的,您放心,味道肯定不差。”

她说完以后回到食摊前,对老人家道:“外祖母,咱们吃饭吧,今日管事多给了我一个鸡蛋,咱俩对半分。”

老夫人和嬷嬷对视一眼,嬷嬷犹豫了下,问:“老夫人,您要用吗?”

老夫人将视线投到面前的鸡汁豆腐串上,鸡汤清透,黄澄澄的,面上飘着零星亮泽的油脂,豆腐干嫩黄,吸饱了鸡汤堆在碗底,青菜给碗里增添了亮色,白皙的蒜汁儿和花生碎缀在中央,闻着鲜香扑鼻,暖意融融。

她没胃口的时日府里大厨房可谓是费尽心思为她做吃食,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全都给她端到了桌前,她都没胃口。

但此时坐在干净的矮桌前,灯笼发出昏黄的暖光,街道上人来人往,耳旁是女童与老人家的谈话声,老夫人感觉麻木依旧的胃逐渐醒来,她忽然就饿了。

老夫人开口道:“别站着了,你也坐吧,吃一碗。”在嬷嬷震惊的目光中,取了筷子,准备用餐。

稍微拌匀调料,挑一筷子豆腐串入口,豆腐串裹着浓郁鲜香的鸡汤入口,鲜香酣醇的香味在舌尖绽放,暖意散便口中,还未咀嚼,就被这鸡汤的肥美清甜味勾起了馋虫。

老夫人是第一次吃豆腐串这种豆制品,瞧着新鲜,嚼着也新鲜。豆腐串外皮韧实,耐煮,能包汤。内里吸足了鸡汤,柔软细腻,一咬,温热的鸡汤便在口中迸溅开来,既有鸡汤的鲜,也有豆制品的醇。

鸡汤熬得够久,小火让鲜味全部都透了出来,浸透了豆腐串和青菜。豆腐串挑起来沉甸甸的,放入口里的时候顾不得姿态,得稍微吸一下,免得鸡汤滴落,一边吸汤,一边咬,咀嚼到后面,豆香味愈发浓烈,可谓越吃越香。而青菜除了鲜美还有清新,清脆爽口,进一步丰富了口感。

吃完豆腐串,留下的鸡汤也不能浪费。

食摊没有调羹,老夫人犹豫了一下,还是端起了碗喝。

鸡汤清澈,过滤掉了香料,碗底只留有煮烂的鸡肉末和花生,喝完鸡汤将碗底的干料倒入嘴里,细细咀嚼,收尾收得十足过瘾。

直到放下碗,她才陡然意识到自己今天完全没了规矩,在街边坐下也就罢了,居然吃了起来,还吃得一干二净,连吃相都不顾了。

她吃完了以后,脸色不太自在,正巧旁边食摊的惠娘忙完了,跑过来帮忙找钱,看到老夫人脸色不好,一下子就紧张了:“这位大娘,可是味道不好?”

味道哪会不好,甚至说是太好了,让老夫人开始怀疑自己了。

“不是,味道很好。”

摊主点头,这才看清她的衣料并非普通料子,能得口味刁钻的贵人的肯定,十分开心:“那就好。”她找来银钱放在桌面上,叹道,“也不知道何时这边市肆能修好,到时候就不用了在街边吃,那些贵人们也不会嫌弃咱们的吃食了。”

老夫人并未搭话,摊主便自顾自说着:“哎,也不知道小姐什么时候来,听老街的人说,小姐之前去那边呆了几天,一一改进了食谱,味道更上一层楼了,到时候您可要记得再来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