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古代科举路 10(第3/3页)

这皇族可是有前科的。

但张松城府极深,哪怕心思百转千回,面上依旧是是老神在在的模样。

早朝井然有序的进行,并没有因为一个人靠的稍微近前些,就有任何不同。

陆吒现在兼着的职位是礼部侍郎,因为初初入职,一直自觉排在侍郎最末,如今皇帝既然发话了,陆吒就站在了侍郎中部,礼部尚书以及左右侍郎下属位置。

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

朝堂上议的都是些小事,陆吒听着,并不多用心,直到议到宁波府的一封奏折后,才打起了几分精神。

奏折中所奏的,便是宁波府查了历年府志,又通过今年的种种迹象观察,推断今年宁波府可能会发生水患一事。

虽然奏折上已经有了许多详实的证据,但这些高官们却没有一人相信宁波府有可能发生水患,毕竟这是没有先例可循的,洪涝这样的天灾,也是可以通过蛛丝马迹预测的吗?

几位阁臣同样不以为然。

既然基调都已经定下了,那这封奏折理当留中不发,这是有处理成例的,赵允闳正要说话,却见到他方才一直看着的那人忽然出列,再次站在了大殿中间。

陆吒同小皇上行了礼,清冽的声音在沉闷的殿内徐徐响起,如同山间流淌的山泉一般清清凉凉的,“陛下,诸位大臣所言,臣不敢苟同。古人云:术业有专攻。如果论起礼乐文章,自然是朝臣更出色一些,但要说到洪涝水患,我们却未必比得上这封奏折上的人。”

“如果奏折上的水患没有发生,只是虚惊一场,那自然是好事,但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要真的如宁波府所奏,便是无数的人命,人命关天的大事,再谨慎也不为过。”但陆吒翻了翻原身的记忆,确信确实宁波发生了水患,但因为朝堂上诸公没有重视,最终损失很大,他神色郑重地对着皇帝拜了拜:“陛下,常言道,有备无患。又言,未虑胜先虑败。如今朝廷既然得了这个消息,何不稍作准备呢?”

“无稽之谈,有何需要议的?”有不少官员做出不屑一顾的表情,心中暗暗想着,这个礼部侍郎到底年轻了些,别人在奏折里说什么就信什么了,虽然看起来颇得圣眷,风姿也是极为出众的,但到底还需要多多磨炼才行。

陆吒没空管别人的风言风语,继续说道:“臣愿往宁波一行,替陛下分忧。”

张松本来皱着眉,想要反对的,但听了陆吒这句话忽然改口,他道:“陛下,陆侍郎所言甚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纤芥之疾,不可轻忽。陛下,应允陆侍郎即可,难得陆侍郎一片拳拳之心。”

张松说完,再次不语了。他也不想如此,但他真怕小皇帝遗传了国朝其他数位皇帝,染上了断袖之癖,其实这也没什么,毕竟国朝哪怕是皇帝最昏庸无能的时候,朝政也有他们这些阁臣把关呢。

只是状元郎是清流,他身为天下清流的代表,总要照拂一二,总不能真让小皇帝打状元郎的主意。

龙椅上,赵允闳拧着眉思索起来,他万分不愿意放陆爱卿离开京城的,但此刻陆爱卿请求了,其他官员在内阁首辅张师傅表态后,也不再有人提反对的话。

赵允闳想了想,也只得无奈答应下来。

陆吒在下朝后便去同张松道谢了,只见张松笑了笑,笑容中有勉励也有丝不明显的愁绪:“老夫也是尽力而为,你能直言,是真正将天下黎民放在心上的,不过……你,唉,好自为之罢。”

陆吒虽然不解,但也只是笑一笑,张松这样的阁臣一直都是他的学习目标,虽然张松现在的话语他听的并不是十分明白,但不妨碍他将这些话语记下。

等离开了皇宫,陆吒很快列了一张单子,约莫着如果真要发生水患,自己该做哪些准备,等到准备的妥当了,才出发前往宁波府。

这一次,他是打算实打实捞些功绩。虽然可能有风险,但在他看来,机遇可能更多一些。

距离女主重生回来,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这是他目前最好的时机,等到女主重生了,在成功掠夺女主光环之前,他应该都不会有机会离开京城了。

陆吒想到了女主,便不由得思绪拐到了小皇帝身上,小皇帝今天早朝上的表现倒叫他没有看懂,想了一会儿也没有想出所以然来。

如果他是小皇帝,有这样的权势地位,想要什么样的人没有,若真的放不下,难道以小皇帝的权势地位,还不能有主意将人弄到身边吗?

偏偏小皇帝的表现,倒不像是个帝王,而只是一个面对情情爱爱的普通人罢了。

陆吒想了想,便不继续想下去,只是风尘仆仆地赶路,以便早日到达宁波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