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2/2页)

说到这里,他便把万报国推了出去——副大队长袭承了万家一贯优良传统,虽然不说多好看,但起码长相周正,是鼻子是眼的,能让女同志放下警惕。

“咱们副队长家里的三哥就是知青家庭组成的分子,这两个孩子也是他们家的,生活的很好。”

万幸配合的眨眨眼,露着脑袋笑了笑。

这赵建国也是成了精的老油条,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难怪能被提拔的这么快,她四叔可得跟人家好好学着点。

毕竟因为前些年屡屡出现的侮辱下乡女知青,强占、强娶的行为,导致了不少女知青自杀,因此中央格外中式——而万家村比中央重视起来的时间更早,就是愿意陈晓白。

陈晓白当年也是下乡的知青中的一份子,长得好看,皮肤白净,眼睛还大,当年就差一点出了事。

如果不是中途万中华路过,以一己之力将那些二混子打走,后果如何,就连万幸都不敢想。

而其中,有一户便是住在石桥村最尾巴上,和其他村子交界处的老赖,四十多都没娶媳妇,家徒四壁的那种。

可偏偏,这老赖姓赵,和赵建国家算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院方表亲。

当年的赵建国简直是震怒,加上中央下令,更是雷厉风行的将人直接送去了监狱,而其中有个头目身为典型,更是被墙壁以儆效尤了。

从那之后,石桥村才算是恢复了彻底的平静,女知青居住的院子,更是派了大队上的干部和干部家属去看守。

听见赵建国这么说,几个姑娘对视一眼,也都不由放下了心。

安顿好了女知青之后,男人们就好弄了,剩下的四个男人住在一个屋,也都不嫌脏,其中一个身上还打着补丁,就跟住在自己家里似的,往床上一扑,便说,“这可比咱家那漏风的破屋子还好,队长,咱们村里真是积极向上啊!”

谁不爱听人说自己管理下的村子好?

赵建国眉眼带笑,连连摆手。

万幸看到谭睿在屋里转悠了一圈,最终选择了最靠近里侧的一张床。

屋里虽然是一个大炕头,但是最靠里的位置却不怎么能烧到,即便是现在快要开春了,估计倒春寒也够受一壶吃的。

谭睿将包袱放下,居然看了一眼贺知洲,说,“你住哪?”

贺知洲笑的欠打,“我不住这了,住这小孩儿家里。再说了,我这手受了伤也干不了活,待在知青点也浪费你们粮食,还得让你们一群糙老爷们照看我,怪耽误事儿的。”

几个女知青都不由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于洋洋更是多看了好一会儿。

这一路上过来,谁还看不出来万家就是这村子里数一数二的人家?

再者说,就看这孩子身上穿的衣服,起码如果住在万家的话,不愁保暖了,还能单独分到一个房子。

就算是不能单独睡,跟一个小姑娘住在一起,也得省去多少事儿呢。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于洋洋看了眼旁边手挽着手小声说话的两个人,面上有些苦闷。

赵建国连忙说,“是这样,小贺同志先前见义勇为伤了手,又落水伤了身子,咱们村的大夫来看过,说得好好养着,加上中华一家人都盛情挽留,屋子里住五个大男人也腾不开地方,就住在了乡亲家里。”

几个知青这才知道原来是这回事。

里头一个留着板寸头的男知青说,“下次再有这种要见义勇为的事,你记得叫上哥几个啊!”

“就是就是!”

正是最血气方刚的年纪,对什么都充满着希望和干劲。

万幸笑眯眯,这些小伙子的活力也真是让人羡慕。

谭睿闻言便点点头,默不作声的开始收拾起了东西。

赵建国一行人这才出来。

路上,赵建国和万报国便商量起了最近村里修水渠的事情,得要人手,逢着年节刚过,大家也都有干劲儿,便打算把这事儿给提上日程了。

万报国点点头,说道,“行,队长,这事儿我下去吩咐,你去忙着打报告吧。”

村里近些日子发生了不少的事情,过段时间还会有领导下来慰问知青们的情况,赵建国忙的简直是一个头两个大。

闻言便点点头,叹息着说,“麻烦你了小四子。”

万报国赶忙一笑,“客气了赵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