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进攻托勒敏,1917年

部署第十二次伊松佐战役(1)

10月初,符腾堡山地步兵营一路蜿蜒前行,从马其顿来到美丽的克恩滕村。在这里,我重新获得了部队的指挥权。科什纳山之战损失的兵员也得到了补充。部队配备了新型轻机枪武器,步兵连的火力得以大幅提升。不过我们短暂的休整时光全都耗在了对这款武器的使用训练上。

不知道陆军最高指挥部要把我们部署在哪里,是伊松佐前线吗?

1915年5月意大利参战之初,即锁定的里雅斯特为主要攻击目标。两年来,伊松佐河下游已历经数十场战役。奥地利军屡战屡败,一步步被意军逼退。在第六次战役中,意军在戈里齐亚附近占领了伊松佐河东岸的据点,进而攻占了这座城市。

1917年8月,第11次伊松佐战役爆发。意军指挥官卢易吉·卡多纳将军沿用了西线的作战模式。在500门大炮的火力支援下,50个师浩浩荡荡向戈里齐亚与大海之间的狭长地带进发。奥地利军英勇作战,意军前期的胜利付之东流,但是,战争进入到第二阶段后,意军越过伊松佐河中段,占领了贝恩西查高原。盟军与敌人殊死搏斗,成功阻挡了敌军的攻势。意军疯狂的进攻一直持续到了9月初。战事一平息下来,卡多纳将军又开始筹划第12次伊松佐战役。意军新阵地设在伊松佐河东岸,部队在此做好了战前物质准备,的里雅斯特触手可及。奥军却没有信心打好这一仗,他们不得不向德国求援。尽管德军在西线(佛兰德斯与凡尔登战场)投入了大量兵力,最高指挥部还是派了7个师前去增援,士兵们个个身经百战。德奥联军将在伊松佐河上游发起进攻,缓解不利局势。此战势在将意军赶出奥匈帝国边境,并尽可能跨越塔利亚门托。

符腾堡山地营被编入新组建的第14集团军,隶属阿尔卑斯山地部队。10月18日,我军从克拉尼附近集结出发,向前线挺进。夜晚漆黑一片,还时常伴着倾盆大雨。斯普罗瑟少校率军(包括符腾堡山地营及其第4榴弹炮分队),一路沿毕修夫拉克、萨利洛格、波德波尔多向克内查行进,于10月21日抵达目的地。为了躲避敌军的空中侦察,我们只得在夜间赶路,天明前抵达预定目标。天一亮,所有士兵和马匹都要隐蔽起来,这种滋味可不怎么好受。部队缺少粮食,夜间行军更是磨炼每个士兵。

我的部队里有3个山地连和1个机枪连,我和参谋部的人员总是走在最前面带路。克内查位于托勒敏战场以东约5英里处。10月21日下午,斯普罗瑟少校带着各分队指挥官侦察了预定集结区域。该区域位于托勒敏以南1英里布泽恩尼山(509)向伊松佐急剧倾斜的北坡之上。

几个意军炮兵不断从远处高地上向我军战线后方开炮。看样子,意军根本不在乎这点弹药。要把全营(目前已壮大到11个连)部署在如此崎岖险峻的地方困难重重。只有满是碎石的岩堆边坡和几条直指伊松佐河的陡峭溪谷还能派上些用场。更令人不安的是,驻扎在托勒敏西北部莫兹里制高点的敌军一眼就能看到布泽恩尼卡山的北坡。这片山地一旦遭到炮击,石块会如瀑布般滚落下来,我们不得不做好防备。倘若让全营在这鬼地方待上30个小时,岂不是自寻死路?

我们除了忍受别无他法,集结在托勒敏盆地的兵力实在太多了。意军炮兵向圣卢西亚和巴扎·迪·莫德雷雅附近的山谷发起猛攻,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提前结束了这令人沮丧的侦察,掉头向营指挥部走去。百密一疏,当天晚上,一名投敌的捷克叛徒带走了一堆地图和我们攻占托勒敏的作战命令。

10月22日到23日晚,我营抵达最终集结区域。意军在克罗夫拉特和耶日的制高点上部署了巨大的探照灯,把我们的去路照得一片通明。敌军的炮火不时向我们袭来,令人眩晕的探照灯光把我们牢牢困在地上动弹不得。探照灯一移开,我们便迅速穿过这片危险区域。进攻中,我们感觉到,占据优越地势的阵地显然已经被装备精良、求战心切的敌军控制了。

我们不得不把驮马留在布泽恩尼卡山的东坡上。午夜刚过,我才带领部队扛着重重的机枪和弹药到达碎石坡上的集结区域。一路爬坡行军,大家都已精疲力竭。终于卸下了身上的装备,我们不禁为毫发无损地到达集结地高兴不已。不过大家还不能休息,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我们还要趁着夜色修筑战壕、寻找隐蔽地点。我给各连分派了阵地。参谋和两个步枪连负责阵地西侧一条长约20到40码的碎石坡。这条碎石坡被一条小路一分为二,能够抵挡西北方向敌军的侵犯。剩下的两个连则负责阵地以东100码的一条狭长溪谷。上到军官,下到普通士兵,每一个人都拼了命地工作着。直到天亮,山坡才恢复平静。士兵们蜷缩在散兵坑里补觉,灌木和树枝把他们伪装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