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第7/7页)
一阵沉默后,武伯英先开口说话,一鸣惊人。“总指挥,转移还有一个目的,把人弄死在你的公馆,传出去不好听。”
胡宗南惊讶:“弄死谁?”
武伯英冷笑道:“我恨不得把这四个,全部弄死。”
这是事前没有商量的主意,张毅和葛寿芝都不清楚,武伯英说此话只是为了打动胡宗南,还是真的要杀人,都看着他。
武伯英分头看看两个老家伙,然后再看着胡宗南。“徐亦觉,刘天章,丁一,侯文选,保存名誉也好,惩罚作奸也好,平息事件也好,四个人起码得弄死两个。”
胡宗南明白了他的话意,也体会到他的深意,武伯英在给自己台阶下,也在择自己参与的责任,免得将来和蒋鼎文因此不合。不合就不合,但是面子要顾,毕竟宣侠父是共产党,落下胳膊肘往外拐的话柄不好。“连人带马,全部弄到其他地方去搞?”
“是的,我觉得玄风桥就不错,我们全部移过去,也省了去抓徐亦觉。他牵头弄出来这串子事,血流在他的陕西站,最好不过。”
胡宗南还在考虑,张毅和葛寿芝紧张起来,知道武伯英一定会下杀手,既要报仇又要立威,必定得处死几个。
“哪两个?”
“谁?”
武伯英轻声答道:“丁一,侯文选。他两个亲自参与,现在知道得又太多,必须死。不管源头在哪里,这两个石头,必须敲掉。”
见武伯英的要求不是两位站长,张、葛才放下心来表示同意,两个小喽啰死掉最合适。让徐亦觉死,张毅实在舍不得,让刘天章死,葛寿芝确实不忍心。况且他们是两统站长一级头目,突然消失影响太大,不说在系统内部会造成震动,在整个党国军政机构都会有影响。共产党也一定会根据如此怪事,把宣侠父案件最后的责任怪罪向两统。而这两个小角色没人在乎,捏造理由报个意外,除了安抚家属再没有别的麻烦。
胡宗南拧眉问:“你们要灭口?”
武伯英回道:“不是灭口,而是推动,为使源头活水来。让蒋鼎文觉得是灭口,自然知道我们不是在倒他,承认起来会爽快。离开您的公馆,也能让他觉得,查案没有夹杂别的东西,也就没了后顾之忧。”
张毅帮腔道:“这两个人不死,后患无穷。其中一个不利,就是有可能翻供。那样一来,我们这些参与审案的,就都要完蛋。被牵扯上一个逼供之名,攀附党国大员,破坏抗日形势。如果死了,就成了死供,任谁都别想翻过来。”
葛寿芝也道:“目前的局势,总裁怎么处理还不一定。如果把这两个弄死,就成了死无对证,上面处理起来也方便。想怎么给共产党交代就怎么交代,想公布案情到哪一步就到哪一步。上面有了空间,我们就都有了空间。看这两个人,都不是肯善罢甘休的主儿,鬼点子特别多。一个能搞出个假冒押解,一个能搞出个武汉鸣冤,万一狗急跳墙,到共产党那边去揭底,那我们就都被动了,连总裁也被动了。”
三人的话都说在了胡宗南心上,他却因为义气不能即刻答应,低头沉思。他是国之重臣,自然想得更多,多少明白武伯英的隐意。活水的源头,也许要超过蒋鼎文来上溯,就到了领袖那口泉眼。他在替自己解脱,这是肯定的,与小蒋来日方长,切不能让老蒋的泉水淹了自己。
武伯英长叹一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胡宗南自然明白他的深意,放弃固执道:“你吃的是戴老板的饭,你吃的是徐老板的饭,可归根结底,都吃的是蒋总裁的饭。我吃的是蒋总裁的饭,铭三吃的也是蒋总裁的饭,我再这样下去,朝野会说我在抢他的饭。我们坐的桌子有主次之分,可给饭菜的人,都是蒋总裁。”
武伯英见他松动,真诚道:“请总指挥放心,只要我们三个在,一定会秉公办理。但也要在无所顾忌之外,还要有所考虑,毕竟抗日才是大事。党国还要靠总指挥这样的人来支撑,来维系。希望总指挥能同意我们的请求,在该收的时候已经收紧了,就在该放的时候也能放手。”
胡宗南看看三人,又思索了片刻,最后定调子:“也好,你们一起过去。我实际不想大包大揽,只不过担心,你们的安全。你们先吃午饭,我派公馆卫队和司令部警卫一连,将玄风桥包围了。把军统陕西站全员下掉武器,既保护了你们,又捂住了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