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第3/6页)
“多谢总指挥。”武伯英看着这个小个子男人,正是枪兵让他成为了风云人物,如何能不迷恋。
司令部原本是荐福寺佛产,并非胡宗南强占,而是接管来的营产。十年前被国民革命军革了,驱赶僧人驻扎部队。司令办公室原是方丈室,旁边就是善缘房,用来储藏香客居士们进奉的香油钱和礼敬品。善缘房没有窗户,墙壁特别加厚,被改造成私人储藏室。哨兵开门,警卫员前导,武伯英跟着胡宗南走进来。保险柜里存着军饷珠宝,铁皮柜内放着古董玩物,枪柜内摆着各式单兵枪械,还有两个花梨木面条柜,收着信件和文件。因为长期隔离,室内充满奇异的香味,檀木混合枪油的气味,在清凉的空气中有薄荷般的刺激。
警卫员开灯关门,垂手站在一边,胡宗南努嘴示意:“把手枪柜子打开。”
警卫员寻到钥匙,开了一个枪柜门锁拉开门扇,上下一通隔着七层木挡,每层摆着四五把手枪,泛着金属光泽。
武伯英走近目光梭巡,拿起一把美制柯尔特手枪,在手里掂了掂。“刘天章有一把,外形大,声音大,威力大。总指挥,多谢,就这把吧。”
胡宗南冷哼一声:“你也太小瞧自己了,把自己放到了他那个层次。”说着转头命令,“打开金器柜子。”
警卫员依令择出一把钥匙,插进一个大保险柜锁孔,胡宗南走过去,柜子比他还高。他亲手对好密码,拧钥匙使劲拉开柜门。柜门半尺厚,钢板包着石板,很有分量。柜内分为上下两层,柜门一开,黄金特有的光芒就漫散了出来,金灿灿黄澄澄,非常富贵奢靡。两层摆的都是金锭,上层较大的半柱为金条,下层较小的方块为金砖,堆放整齐。上层大金条较少,铁隔挡空出一截,摆着一个方方正正的鳄鱼皮盒子。他左手取出盒子,右手顺手取出一根金条,在保险柜上磕了下,发出既沉闷又清脆的响声。“和日本人对阵,干掉尉官的奖励小的,干掉佐官的奖励大的,剩下了,没预计的那么多。”
武伯英看清金条上面铸着“家国功臣”四个字。“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胡宗南脸上带着浓浓的感伤,随手又把金条扔了回去。“淞沪一战,勇夫泉涌。我一军的主力师,减员八成。有些人挣来了金子,却没命领了。”
武伯英知道胡宗南和自己一样,也是教师出身,对兵将如同对学生,颇有爱才惜才之心,在所部培养了大量虎将狼兵。他没汤恩伯之流的战功,却也没有汤恩伯之流的凶蛮,是个以德治军之帅,对部下损失尤为痛伤。流传蒋介石给他驻陕的十六字方针,“东御日寇,北制共匪,西防苏俄,内慑回马”,抗击倭寇排在第一。如今抗日战争发展局势,华南、中南肯定难保,那么势必要以西南云贵川为右翼,西藏特殊不算其中,要以西北陕甘宁青为左翼,新疆特殊不算其中,如人之双臂、车之双轮。现在蒋鼎文在左翼把持,将来应该是胡宗南,把精锐之师保留此处,对整个国民党系统是一颗定心丸。
武伯英昨晚躺想了很多,国共二次合作以来,国民党一直没有停止明里限共、暗中反共。到宣侠父失踪掀起第一个高潮,不仅是大人物失踪这么简单。既是国民党的攻击,更是中共反击的机会,所以延安才会如此重视。双方浪头相撞,势必掀起巨浪,自己身处浪尖,唯有奋力游动,才能不被淹没,并使此一浪高过彼一浪。他也思考了结局,如果查实是胡宗南搞的,这个结果对于中央要比蒋鼎文趁火打劫坏得多,预示着统战工作未来的失败。如果查实是蒋鼎文搞的,也不是最好结果,因为说明了统战工作现在的失败。最好的结局,密裁宣侠父的发端就是蒋介石本人,这样中央的反击就能更有力量且更有意义。搞宣侠父失踪,本身就愚蠢,最愚蠢的就是已经密裁。几乎可以肯定他已经牺牲,武伯英既为对方阵营所犯错误高兴,同时又为宣侠父深深痛心,非常矛盾复杂。
胡宗南自嘲般笑了下,收回右手打开盒盖。“如果我的金子加上共产党的动员,是不是会无往而不利?”
武伯英挑嘴角算笑,没有回答,拿眼去看盒子。盒里也是一把柯尔特手枪,罕见的暗银色,木柄上用宝石镶出一枚精致的国民党党徽,蓝宝石镶成外圈,钻石镶成十二角星,在灯下光箭乱射。
“这是西点军校毕业的艾森豪威尔赠给我的,他是美军少壮派领袖,原本要将此枪送给蒋总裁,临时改成了文理版圣经,我陪同接见,这把枪就赠给了我。”胡宗南说着,把盒子递给武伯英。
武伯英气虚道:“总指挥,卑职不敢无功受禄。”
胡宗南冷笑道:“总裁能选你来查宣案,就已是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