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设法解决问题, 不要逃避责任(第3/7页)

巴顿和艾森豪威尔一样,都认为指挥官“应担负起失败的责任,不论责任在不在他”。而假如事情进展顺利,一定要将“功劳归给别人,不论他们是否真的有功劳”。他的论点是,一位指挥官若能承担所有过失的责任并将所有功劳归给别人,将能获得部属的更大支持。

布莱德雷有一次以晚宴招待数位高级将领,在这次私下的聚会中,他公开赞扬巴顿统率的第 3 军团在突出部战役中的优异表现,并特别对巴顿的领导能力赞誉有加。巴顿闻言立即回称:“所有的功劳,百分之百应归给第 3 军团的参谋,特别是赫普·盖伊(Hap Gay)、莫德·米勒(Maud Miller)、尼克松(Nixon)与布施(Busch)等人。”

不只是那些了解巴顿的制胜关键在于他的优异领导能力的军官们会私下对巴顿有所赞扬。其他场合也有人对巴顿大加赞誉,但巴顿都不居功。在突出部战役结束后的记者会中,巴顿也说了同样的话:“简单地说,我们初期攻击的目的,在于打击侧翼的那些龟儿子并阻止他们的攻势。这样说起来,好像乔治·巴顿这个人是个伟大的天才。事实上,他(指他自己)根本没什么事可做。他只负责下达命令。创造出这个无与伦比的优异战绩的是军团团部的参谋与前线的部队。”

西奥多·R. 米尔顿(Theodore R. Milton)将军对于一位军官所展现的风格一直感激在心。他说:“我认为李梅将军拥有崇高的风格。他认为对的事,就毅然为之,不计毁誉。我还记得 1943 年他为我仗义执言的往事。当年我率领第 8 空中部队的轰炸机出任务,当我们开始对不来梅(Bremen)投弹时,敌方在地面施放烟幕以混淆我们的视线,导致我们的轰炸任务成效不佳,损失了不少轰炸机。由于此次任务成效不佳,加上损失了不少轰炸机,因此军方高层将领前来伦敦召开作战检讨会,而且,很明显地,他们要找代罪羔羊。这次任务不算是惨败,只是成效不佳而已,而且也是我们开始尝试进入德国境内进行轰炸的首波任务之一。总之,检讨会开始后,有一两位军官站起来发言,他们所陈述的作战经过,在场没有人有异议。但我自认为在这次率领轰炸机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确实犯了某些错误,而且,我才刚到任不久,所以我站起来认错,并详细说明我犯了哪些错误,并表示我实在不应该犯下这些错误。不知不觉间,与会的所有军官都把注意力集中到我身上来。

“在场的与会人员中,有位李梅上校,他几乎是与会人员中阶级最低的军官,但他看到一群资深军官全都冲着我来,于是站起来发言。他说:‘且慢!’然后转过头来对着我说:‘米尔顿,假如你所犯的错误就只有你刚刚所说的,那么,你不会有事的。’他说这句话的用意,是在让这群资深军官了解,他们为了找代罪羔羊已经模糊了事情的焦点。李梅上校的发言,使全场安静了下来,资深军官们停止了询问,事实上,检讨会也因此不了了之。其实这件事与李梅上校无关,我与他也不属于同一单位。李梅上校在会场听到大家的说辞后,认为这群人偏离了正确方向,我只不过是犯了普通的错误……我们选错了攻击发起点……地上的烟幕误导了我们……我想这次事件体现出了李梅上校的行事风格。他也有缺点,偶尔会犯错,但对于自己认为对的事,他会坚持到底。我想他不会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来配合其他人。他是个有主张的人。”

但是,有时候我们却有必要追究责任。

越战期间,有位名叫罗恩·瑞登豪尔(Ron Ridenour)的美国士兵于 1969 年 3 月 29 日写信给几位国会议员及美国政府高层官员,指出美军曾于 1968 年 3 月在越南的美莱(My Lai)村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信中指控,当时美国师第 11 步兵旅的查理连队屠杀了许多越南平民,死者主要为老弱妇孺。

当时美国陆军参谋长威廉·C. 威斯特摩兰(William C. Westmoreland)将军获悉此事后,立即下令进行调查。这个事件必须要追究责任。威斯特摩兰将军写道:“几乎和这件惨剧一样可悲的是,第 11 旅及美国师的军官不是掩盖这个事件就是没有对其进行彻底调查。刑事调查中所发现的证据以及指挥阶层失职的种种迹象,使得雷瑟尔(Resor)部长和我针对刑事调查的适切性及是否有掩盖消息的情况非常关切,因此安排了另一次调查。当我得知尼克松政府中的某些要员想要掩饰指挥系统中可能的疏失时,我通过某位白宫官员放话称,我将利用身为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的权力,直接面见总统,向总统抗议。这才制止了政府高层想掩盖真相的进一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