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决策:领导的本质(第2/6页)

“我独自一人走进自己的帐篷坐下来思考。一次又一次地检查每个步骤……当然,我了解如果我故意忽视关于这个问题的专家建议,一旦他的说法被证实无误,我的良知将到死都背负一个无法承受的重担,即愚蠢、盲目的牺牲几千条年轻的生命。撇开个人的重担不谈,若是他的建议无误,则灾难恐怕不只在这里发生,也可能影响整个盟军。”

当艾森豪威尔考量应该如何做时,他衡量了下列因素:

1.他确信这次空降任务对整个进攻行动的成功与否具有关键地位。

2.如果无法登陆犹他海滩(Utah Beach),并立即在科唐坦半岛(Cotentin Peninsula)建立滩头堡,整个作战计划将过于冒险。

3.以他自己的判断,他不相信德军能够造成如此大的伤亡。

艾森豪威尔打电话给雷-马洛里,告诉他进攻行动将依计划如期进行。历史证明艾森豪威尔的决定是对的。第一批降落的伞兵损失不超过 2%,整个行动的损失也低于 10%。当时任艾森豪威尔助理的海军哈利·布奇 (Harry Butcher)上校在他的书中提到,空军上将雷-马洛里以“典型的英国运动家精神”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很坦白地说:“人往往不容易承认自己的过错,但是这一次他却很乐意承认自己的判断失误。并恭喜艾森豪威尔将军能有这种作出明智指挥决策的智慧。”

艾森豪威尔将军还经历过一次与此十分类似的事件。阿登反攻行动失败后,同盟国开始重新集结兵力,艾森豪威尔希望继续扩大在莱茵河西岸的有效战役,因为他相信如此一来,在突破莱茵河防线之前,能够摧毀希特勒的大部军力。陆军元帅艾伦·布鲁克(Alan Brooke)爵士非常反对这个策略,他认为这个行动将抽调蒙哥马利从北方穿过莱茵往鲁尔区(Ruhr)推进的兵力,使得盟军的兵力分散。布鲁克十分坚持自己的看法,但艾森豪威尔也坚持他的决定。数星期后,布鲁克向艾森豪威尔将军说:“你完全正确,我为自己因害怕兵力分散而带给你的压力感到抱歉。感谢上帝,你能坚持己见。”

“二战”期间,为决定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与地点,整整讨论了两年多的时间,这是艾森豪威尔在大战期间最困难的决策之一。当艾森豪威尔被提名为最高统帅时已决定战场的地点为法国。计划这个行动的参谋人员选择了 1944 年 5 月为进攻日期。艾森豪威尔的第一个改变就是日期。艾森豪威尔研究作战计划后,认为必须将进攻的突击师由 3 个增加为 5 个。为了完成人员及后勤的部署与调整(特别是他需要更多的登陆艇),日期必须从 5 月延到 6 月。这一个月的延迟关系重大,因为春天的好气候十分有利于进攻作战。

决定日期的关键因素就是天气。当艾森豪威尔将军要决定在北非“发动”或“取消”攻击的时候,天气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尔后在西西里岛(Sicily)的气候问题则更糟糕。后来同盟国决定进攻,但就在进攻的前一天晚上,天气并非如预测的那样风平浪静,反而刮起每小时 64 公里的强风。这种强风会激起大浪,不但使许多军人晕船,也会让登陆行动格外危险。这种天气也令即将空降到敌军中央的第 82 空降师十分不乐观。马歇尔将军发出电报,他想知道“行动是否照旧或取消”。艾森豪威尔对自己说:“我的反应是,但愿我知道!”然而决定权还是落在他身上。他再度孤身一人,再一次独自斟酌各种风险。如果他现在取消进攻行动,有哪些部队会发生哪种悲剧,因为他们已经因负责的特别任务先行出发,这些部队会因为延迟收到取消的信息无法折返而被屠杀。他们十分看重的奇袭效果也会消失无踪。他再次走到户外去感受风速,然后走进自己的办公室下令:“按原计划进行。风浪虽大,但我相信明天必有好消息。”

但是随着夜幕的加深,风速也在增强。就在等待天明的寂寞又绝望的几个小时中,他只能把玩着他的幸运钱币。心中想着:“除了孤注一掷的祈祷外,我们也无能为力。”

由于进攻诺曼底的时机需要正确地配合月光、潮汐和日出时间等因素后才能决定,当初选定的登陆日期是在 6 月 5 日、6 日或者是 7 日。会在这 3 天中的哪一天行动将依天气而定。艾森豪威尔谈到当时的情形:“如果这 3 天的天气都不理想,那么随之而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将失去隐秘性。突击部队要后撤,之后他们会挤回到由铁丝网围住的原有集结区,那里将变得非常的拥挤,因为他们原先驻扎的地区已被预备下一波行动的部队占去。复杂的行动管制表将被丟弃。士气必然低落。很可能得再等上至少 14 天,甚至是 28 天——这是一个让 200 万人悬疑不定的士气问题!主要战役所需要的好天气会越来越少,而敌军的防卫能力则会随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