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目标就是柏林(第2/5页)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苏联陆军元帅,柏林战役中指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

朱可夫自知重任在肩,他离开了斯大林的住处,立刻去找安东诺夫商量计划,两人在办公室里工作了一个通宵。第2天早晨,斯大林亲自来到了最高统帅部,并更改了会议时间,决定立即召开国防委员会全体会议。安东诺夫和朱可夫的计划获得了通过,进攻柏林就此被提上议事日程。其实,当时苏联考虑的最多的是盟国的行动。事实上早在1944年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莫斯科的时候,英国陆军元帅艾伦·布鲁克就毫不掩饰他们的目标,声称他们在包围鲁尔之后的主要目标将是柏林。英国人也一直认为他们一定能完成攻克柏林的任务。就在斯大林决定召回朱可夫的前一天,也就是1945年3月7日,美国军队已经占领了雷马根大桥,突破莱茵河防线指日可待。

斯大林为什么如此急于攻克柏林,事情还要从3年前说起。1942年5月,得知英国和美国正在研究原子弹的消息,斯大林皱紧了眉头。之后几天,他将贝利亚等当时顶尖的原子能物理学家请到了他的别墅召开会议。至此,“博洛季诺”计划出台,苏联的核武器研究加紧了追赶英美的步伐。其实在半年前,一个英国的投诚者就曾经说出了这个秘密。但当时苏联正忙于同德国的战争,莫斯科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根本无暇顾及。斯大林还一度怀疑是英美两国故意释放的挑衅信息,愤怒之余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这一次,他觉得不能再等了。

苏联核计划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资源的匮乏。当时苏联根本没有发现铀矿,而欧洲铀矿的主产地捷克斯洛伐克和萨克森都在纳粹德国的统治之下。无奈之下,苏联的购买委员会向美国的“战争生产董事会”提出了购买铀氧化物的申请,在经过与美国的多次谈判后,美国政府象征性地向苏联出售了一些铀原料,代价是了解苏联目前核计划的进展。即便是在1945年,苏联终于在哈萨克斯坦发现了铀矿,其产量也远远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

“博洛季诺”计划得到了共产主义支持者强有力的帮助,克劳斯·富克斯甚至向他们提供了美国的核武器计划“曼哈顿”计划的详尽数据。苏联的特工组织对伊戈尔·库尔恰托夫教授的研究小组实施了全方位的监控。苏联核计划负责人贝利亚从一些苏联科学家口中得知了德国原子能研究中心所在地,是位于柏林西郊达莱姆的威廉物理研究所。整个研究就在一个叫作“菌室”的地下堡垒中进行,之所以用这个名字只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使那些不明就里的人不敢到这里来打扰。在地堡的旁边有一座电塔,这是一个能产生150万伏电压的回旋加速器。贝利亚听到这一消息立刻报告给了斯大林,但他并不知道,德国已经将原料进行了转移,7吨铀氧化物等大部分原料被转到了黑森林里的海格劳赫,只是由于战争的混乱,还有一些原料和器材被错误地运往了达莱姆。

此时的斯大林必须要更进一步,因为柏林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首都、一个城市那么简单,它的重要性无可取代。马克思曾经说过:“谁控制了德国谁就控制了整个欧洲。”斯大林知道,谁控制了柏林,谁就控制了德国。可是在艾森豪威尔看来,尽管无论从政治还是精神上柏林都是德国权力的象征,但柏林并不应该是西方盟军攻占的目标。事实上,当时的美国还没有认识到欧洲的重要性,他们只想快速赢得对德国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因为他们在太平洋上还有另一个敌人——日本,他们要尽可能地保存实力。

艾森豪威尔在3月2日发电报给美国驻苏联的联络官约翰·迪恩少将,询问他是否打探到苏联关于进攻的计划,接下来2个月的战争中是否会有所停顿。迪恩少将何尝不想知道斯大林的想法,可是他从安东诺夫那里得来的消息往往是苏联想让美国知道的。有时候,他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刻意的掩饰和故意的误导。

与此同时,与艾森豪威尔关系紧张的蒙哥马利要求独自领导盟军进攻柏林。当时的蒙哥马利已经完全不把艾森豪威尔放在眼里,他认为陆军统帅的宝座应该是他的,他才是真正的指挥者。两人的关系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这在盟军中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艾森豪威尔也对蒙哥马利非常不屑,认为他满嘴的大话,把牛皮吹上了天,高傲得不可一世。而他此次攻打柏林的要求,也不过是想争取到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功劳,抢去其他人的风头。况且在实战中的诸多细节部署上,蒙哥马利显得漏洞百出且能力有限——他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才能完成一次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