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进攻奥得河(第3/5页)

元首与参谋长的“战斗”

1月30日,德国最高元首希特勒向德国人民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说,因为苏联人对德国的威胁越来越近,他们的首都柏林也越来越动荡不安。特别是那个百战百胜的苏军元帅朱可夫,他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入了梅瑟里茨防御区,而且非常轻松,就连重要的奥得河也在他们的进攻范围内了。更让德军没有想到的是,兰德斯贝格的公路上出现了成群的苏军坦克,空中也出现了漫天的苏军侦察机。

对此,希姆莱做出决定,他计划用火车运送1个“虎”式坦克营去往前线,这样完全可以收复失地,而他的参谋们公开反对这个决定。在希姆莱看来,1个“虎”式坦克营足以击垮苏军的整个坦克集团军。但是让希姆莱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些重达57吨的坦克还没来得及卸下来的时候,几辆苏军坦克已经开到了它们面前,火车只有快速逃离。当它们撤到了安全地带,这个强大的坦克营已经受到了重创。坦克营营长在希姆莱面前做了最“直白”的解释:由于坦克被固定在火车上,不能有效地进行作战,所以才损失惨重。希姆莱最终接受了坦克营营长的这个解释,没有将他送上军事法庭。

这时,希姆莱又下达了不许撤退的命令,尽管此时大部分人根本不会执行他的命令。“失败者的命运是死亡和惩罚”,面对这样的命令,很多德军士兵感到非常不满。希姆莱还自豪地夸口道:“这几周的较量非常残酷,但是德国领土获得解放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

还有一道命令是禁止平民百姓为擅自撤退的德军士兵提供补给食物。“上帝从未放弃德国人民,他定会帮助需要他的人。”希姆莱再次发出这样的豪言壮语。可是这道命令无论从神学还是唯物主义来讲怎么看都是谎言。希姆莱所谓的命令还不如说是恐吓,即使作为一种鼓舞,也不会对战局起到任何积极作用。就在当天晚上,叶西翩科率领他的第89近卫步兵师连夜穿过了奥得河,向屈斯特林北部进发。

朱可夫一直善于指挥突击作战行动,别尔扎林率领的第5突击集团军成功地完成了一次突袭,他们在1月31日上午攻陷了基尼茨。据当时的士兵回忆:他们进入基尼茨的时候,很多德军士兵在大街上悠闲地逛着,而那些军官则在饭店里喝酒。开往柏林的列车正常运行,电话线也正常使用,要知道帝国总理府距离这里只有65千米。

同一天,在屈斯特林南部,第44近卫坦克旅在古萨科夫斯基的率领下,从另一座桥头堡穿过了奥得河。他再次成为“苏联英雄”,得到了第2枚金星。经过短暂的休息之后,苏军士兵开始在奥得布鲁赫挖战壕,构筑工事。尽管土地冰冻,但士兵们干劲十足。小心的苏联人本以为疯狂的德国人会马上开始反攻,可是这样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德军还没有从失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戈培尔仍旧想把战场定在华沙,这样根本无法将有效的地面部队集合起来发动反击。直到第2天早上,德国的空军才派出战机对苏军阵地进行空袭,很多反坦克炮也受到攻击。苏军本想己方防空师会在未来几天内到来,然而直到第3天也没有出现,这支崔可夫的部队逐渐出现伤亡。为了震慑德军飞机,苏军只好把反坦克炮对准天空进行还击。尽管这样,德军也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铁路运输状态下的德军“虎”式重型坦克,由于平板车宽度限制,其运输时要卸掉外层负重轮并换上特制的窄履带,因此在铁路上时,其显得“英雄无用武之地”。

德国人现在都知道了苏军跨越奥得河的消息,甚至连普通的市民也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打击。希特勒对此做出了重要决策,面对苏军坦克的大举进攻,他命令组建一支装备“豹”式坦克的装甲师。在当时的纳粹体系下,这个华而不实、空有其名的反坦克部队完全没有存在价值。组成这支部队的士兵,不过就是希特勒青年团的自行车队成员而已。他们想出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战术——在自行车的前轮两侧装上2支反坦克火箭筒。他们的本意是可以迅速地下车,然后拿起火箭筒对苏军的T-34和“斯大林”2型坦克发动攻击。但是这种想法是相当愚蠢的,即使是当时的日本人也不会想出让他们的“神风”特攻队队员骑着自行车上战场。希姆莱这个将打仗变成“制造笑料”的将领,把反坦克火箭筒看成是一种“超级武器”。他认为,在近距离作战时,用反坦克火箭筒对付苏军坦克是件非常容易的事。然而,德军士兵的精神显然就要正常得多,他们还是宁愿选择88毫米反坦克炮这样的远程武器。另外,在军中还存在德军反坦克炮打不穿苏军坦克的谣言,希姆莱对此非常气愤,他认为这完全是荒谬的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