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进攻柏林?这就是骗局!(第2/5页)

最可笑的是“动物园”高射炮堡垒,这其实是柏林最大的防空洞。它是一座用钢筑混凝土建成的巨大堡垒,上面有高射炮,下面是巨大的掩体。柏林上空响起防空警报时,整个柏林的大部分人都会挤到这里来。柏林的一位记者卡道夫曾经描述过,“这里简直就像是监狱,所有人都在螺旋楼梯上拥抱,滑稽得像是在开一场化装舞会。到处弥漫着死亡的气息,等待他们的结局是和这个充满血腥的国家一起灭亡。他们觉得自己现在要做的是花掉所有的钱,因为马上它们将一文不值。”然而柏林根本不可能为它的难民们提供大量的空间避难,防空洞常常人满为患,一个普通的避难场所要容纳几倍于此的人。由于空间封闭氧气稀少,人们便用蜡烛来检测氧气的含量,蜡烛的熄灭意味着人们必须全部撤离。毕竟,不论外面多危险,总比窒息而死要好。

到了1944年底,希特勒的纳粹政权便出现了强硬派与厌战派的暗地较量。柏林是反对声音最多的地方,可是除了极少数人外,其他人也只是暗地里随便发发牢骚。特别是1944年7月20日暗杀希特勒失败后,大部分反对者便不敢再公开闹事。而一些支持纳粹政权的法西斯分子,即使在德国东、西线都宣布告急时,他们还是在喝酒寻乐,因为在戈培尔的口中,“伟大”的元首会制造出新的“超级武器”,苏联人迟早都会灭亡。正如戈培尔所宣讲的:“德国人的信心来自悠久的历史,困难是短暂的,我们有伟大的元首希特勒领导,已做好出征的准备,还有我们的秘密武器。”

正是在这样一种充满欺骗意味的背景下,1944年爆发的阿登战役,让那些忠于希特勒的纳粹分子重获信心,终于扭转大局。希特勒的原子弹计划,以及“超级武器”V-2型火箭的即将诞生,让整个德国信心倍增,甚至谣传德军已经包围了美军第1集团军,其中一种麻醉气体武器发挥了巨大威力。而希特勒和他的纳粹政权将统治整个世界,复仇的火焰即将蔓延。很多德军的士兵因此纷纷认为,他们将重新占领巴黎。

柏林的“动物园”高射炮堡垒,装有4座Flak40型双联装128毫米高射炮和多座20毫米、37毫米高射机关炮,外墙厚达2.5米。

但是,西线的强大反攻并未让德军的指挥官们兴奋起来,因为他们“伟大”的元首希特勒在阿登的战略突袭上过于侧重西线,也许会削弱东线的兵力,这显然是一种太过冒险的行为。其中,曼陀菲尔将军领导的第5装甲集团军和党卫军总指挥泽普·迪特里希领导的第6装甲集团军严重燃料缺乏,所以几乎不可能到达西部盟军的补给基地安特卫普。而希特勒一直号称要扭转战局,创造新的奇迹,让丘吉尔和罗斯福做出妥协,因此他毅然决然地拒绝了与苏联的停火协议。这首先是由于苏联方面斯大林本来就想彻底毁灭纳粹集团,另一个根本原因是希特勒太过自负。他不会在处于劣势的时候提出和谈,阿登的胜利则让他更加坚信战局已经扭转。然而事情并不像他想的那么顺利,美国人也非常顽强,特别是在巴斯托尼的防线,他们高昂的士气再加上每天源源不断的空中支援,仅仅在一周内就彻底遏制了德国的反攻势头。

继续增援阿登反攻

1944年圣诞前夕,德国陆军最高司令部司令海因茨·古德里安来到了西线的元首司令部。希特勒在11月20日离开了他的“狼穴”,回到柏林做了一次很小的咽喉手术。12月10日晚离开柏林,去往距法兰克福不远的齐根贝格,名为“鹰巢”,这是另一个野外司令部。作为坦克专家的古德里安,从这次反攻开始就有一种失败的预感,但是他却无法向希特勒进言。虽然他负责东线作战,但并没有全部指挥权。国防军最高司令部负责东线以外的作战,拥有全部作战装备。好在古德里安并不像希特勒那样自负,他有着自己的判断力。面对两面夹攻的态势,他虽然没有时间去研究一套兼顾两线的作战计划,但作为军人,一种莫名的危机感充斥着他的内心。据东线军事情报部部长格伦的分析,1945年1月12日左右,苏军将从维斯瓦河方向发动大规模进攻。德军与苏军兵力对比悬殊,苏军坦克数量是德军的7倍,步兵数量是11倍,火炮、飞机的数量甚至达到了20倍。

当古德里安走进秘密基地的时候,他不得不再次面对希特勒和他的那些纳粹附庸者。希特勒对高级军官的选择,首先必须是誓死效忠他的人,其次是会阿谀奉承的人。国防军陆军元帅凯特尔被士兵们戏称为“只会点头的驴子”。约德尔中将的能力更高一筹,但他也不敢对希特勒的决定持任何异议。在1942年秋天,他曾经因为坚持己见而差点被解职。面对希特勒,古德里安还是根据情报部的分析做出了“苏军必将在东线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推断。他试图警告希特勒,或许只有3个星期,德军在阿登山的反击就会陷入停滞状态,现在应将主力撤回到维斯瓦河前线布防。不出古德里安所料,希特勒非常愤怒地打断了他,并且坚决认定这是一种无稽之谈。希特勒认为,苏军每个步兵师的兵力不会超过7000人,而坦克集团军根本就没有坦克。于是,古德里安不再对希特勒可笑的苏军兵力分析进行反驳。更令他气愤的是,约德尔要求继续加强西线的兵力投入,而这恰恰是希特勒所想的,至于其他军官也盲目地认为,苏联人不可能发起大规模进攻。